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 基于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徐娜

天津市静海区第六小学 301600

摘要

此论文关注小学语文与科学学科之间进行结合教学,把以思辨性阅读为主的思想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先阐述它们结合的意义,并梳理现在在小学层面此类教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上述情况,从整合课程资源、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改进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提供解决对策,努力达成一种以思辨性阅读为主体思想的跨学科课堂架构,在真实案例中进行检验之后可以证实,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素质水平,还促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相关方面的知识同步得到发展,从而对小学阶段的语文与科学跨学科学习给予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科学;跨学科教学;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教育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成为主要议题,以往的分科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整合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需求,跨学科教学能破除学科间的壁垒,并推动知识融合及思维方式协同发展的进程,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带来了重要途径,小学语文与科学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相关性,这使得二者天然具备相互补充的优势条件,其中思辨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方法之一,该方法若在语文、科学两门课程中被融入到更为深度地层面,则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大幅提高其整体思维水平及实际动手能力,于是以思辨性阅读为出发点来推进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就具备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长远影响。

一、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教学及思辨性阅读的内涵与意义

(一) 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内涵探究

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属于一种创新性教育范式,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按照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将语文语言表达、文本解读、审美鉴赏等要素同科学领域里的自然现象探究、知识传递、逻辑思维训练等内容结合起来,统筹各种资源并创建起系统的实践体系,在统一的教学情境下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来解释科学概念,借助科学视角加深对语文材料的认识,促使学科知识实现融通和迁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思辨性阅读属于一种带有批判性思维特征的阅读形式,它冲破了传统接受型阅读的局限性,在此期间,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研究主体,通过质疑,分析,推理,评价等手段加深对文本的领悟,凭借对观点是否合理[2],证据是否充足,论证是否严密的全面考量,学生可以精准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并探寻到文本深层的含义,这种做法有益于塑造个人化的解读角度,而且会促使学生创建起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论述体系,进而优化思维品质和广度,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

(三)二者融合的意义

小学语文和科学的跨学科整合通过思辨性阅读策略体现着诸多价值,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这种融合模式既扩展了知识范围,又促使语言表达,科学认识和文学素养协同发展,而且通过探究自然现象来加强人文修养,思辨性阅读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有益于培育逻辑思维,批判性分析以及更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教学实际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冲破了传统课堂的约束,充实了教育资源,更新了互动形式,也促使教师自身发展,推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改善,此类跨学科探索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有益于加深素质教育的内涵,为社会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5]

二、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到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对于跨学科整合的理解十分狭隘,依旧把语文、科学等看作是毫无联系的教学领域,大多数人觉得语文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科学课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意识到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没有意识到各个学科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明显阻碍了跨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跨学科教学的实质性教育功能难以发挥出来。

(二)教学内容整合困难

小学语文科和科学科之间在教学目的以及知识架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的差别给两者之间的合并带来了诸多的难点,语文教材以文学文篇为主,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而科学教材着重于实验探究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是科学思维以及操作技能,在主题挑选,认识水平和展现方式等方面又有所侧重之处,并且难以寻找出恰当的整合点,就在教学期间,有些教师由于缺乏明确的整合方法,经常出现融合过度或者层次浅显这两种情况,前者会致使教学内容显得很繁杂,从而妨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后者则起不到跨学科教育所应有的功效。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下小学语文、科学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坚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固化性,在跨学科整合愈发深入的当下,此种单一的教学范式既无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也无法满足其个性化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由于缺乏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足够重视,课堂互动环节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展开自我反思的机会,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跨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产生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三、基于思辨性阅读的小学语文与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跨学科教学实践推进可以从很多层面展开设计,就内容整合而言,语文和科学教材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要深入探究,解析自然现象类文本的时候加入对应科学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用主题式教学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拿“环境保护”来说,语文课侧重思辨性阅读训练,科学课则着重环境问题研究探讨,教学方法革新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结合项目化学习方式,利用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围绕科普文章开展论据合理性分析,依靠跨学科项目任务,在资料搜集和实验设计阶段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写作与科学探究技能,评价体系要创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冲破传统单一评分模式的限制,从课堂互动表现,作业质量以及项目成果等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而且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动态反馈以推动改进。

结语

该研究从小学语文、科学这两个学科出发,系统探究在跨学科学段中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操路径,深入剖析其同批判性思维塑造存在的关联。经过研究得出了突破传统学科壁垒、革新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把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利用,进而优化高层次思考品质的观点。目前,跨学科教学的执行存在教师培训制度欠完善、课程资料开掘缺乏等问题,在后来的研究方向上要着重于跨学科教学的长效机制打造任务,通过改良教研共同体组建状况、改良数字信息资源配备等手段去加深思辨性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从而给学生各方面素养全面提高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理论依据和操作建议。

参考文献:

[1] 翟宏丽.“跨学科融合”理念下小学语文+科学教学实践研究[J].读写算,2024,(25):152-154.

[2] 李俊.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与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4,(23):28-32.

[3] 于善玲.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24.DOI:10.27262/d.cnki.gqdau.2024.002884.

[4] 杨谊娟.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施困境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DOI:10.27757/d.cnki.gmdjs.2024.000296.

[5] 谢琨.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24.DOI:10.27684/d.cnki.gxndx.2024.0014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