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摘要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初中信息技术;应用
正文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课程,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不仅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还能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二、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部分初中已开始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元素。一些学校利用智能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这些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出现多次错误时,平台会自动推送相关的补充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一些人工智能教育软件也被应用于课堂,如智能编程软件,它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和智能提示,降低学生编程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从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在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且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
三、人工智能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一)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知识基础都有所不同。人工智能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例如,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测试中的答题情况,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然后针对性地推送适合该学生的学习视频、练习题等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知识时,利用 AR 技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图像经过处理前后的效果对比,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编程平台,尝试开发自己的智能应用程序,如简单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程序的功能和交互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教师培训与提升
学校应加强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常见人工智能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设计等。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讲座、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组织校内教师交流分享会,鼓励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课程,确保培训的持续性,助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堂质量。
(二)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人工智能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一方面,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开发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人工智能教材、课件、在线课程等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自主创作和分享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同时,积极引入优质的外部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如一些知名教育科技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丰富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可设立资源开发专项基金,激励教师创作,定期开展资源评选活动。与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引入成熟且优质的资源,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全面且实用的教学资源库。
(三)项目式学习
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具体的项目中。例如,设置 “基于人工智能的校园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数据分析、编程、传感器应用等,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对校园内的人员、车辆等进行智能监测的系统。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项目开展前,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在项目进行中,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项目成果,切实提升各项能力。
(四)评价体系优化
构建适应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如学生在智能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时间、参与讨论的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为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智能系统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学校可搭建智能评价平台,自动收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教师依据数据结合学生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定期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相互学习。
五、结论
人工智能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充分认识其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丰富教学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和优化评价体系等,能够将人工智能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潜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闻格.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5,(12):62-64.
[2]杨丽.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4,(3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