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生物;生活实际;教学策略
正文
一、引言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要聚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融合。通过这种融合,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人体生理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知识与自己的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体验相结合。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二、初中生物与生活实际的具体联系
(一)人体生理知识与健康生活
1.营养与健康
初中生物课程中涉及人体对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求。这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选择息息相关。例如,学生了解到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和修复的重要原料后,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生长发育期要多吃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维生素的作用在生活中也有体现,如缺乏维生素 C 会导致坏血病,所以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C。
2.人体的生理系统
消化系统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以及暴饮暴食对胃肠的负担。同时,了解消化酶的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吃太多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因为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等消化液的参与。
呼吸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雾霾天气对肺的危害,以及为什么要保持室内通风,因为新鲜的空气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二)生物与环境
1.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物课程中讲解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例如,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水、阳光、土壤等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污染、森林砍伐等在课本中都有涉及,这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后果。
2.生物多样性
初中生物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例如,蜜蜂的授粉对于农作物的繁殖至关重要,而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灭绝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农业生产与生物技术
1.植物的生长发育
学生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后,农民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2.生物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如转基因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后,可以理解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变革性影响。
三、加强初中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的多样性
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从家里种植的花卉入手,询问学生为什么要把花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讲解动物的行为时,可以从宠物狗的一些行为表现开始,如狗为什么会摇尾巴、为什么会在特定地点撒尿等,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
2.情境贯穿教学过程
以讲解人体泌尿系统为例,创设一个人在沙漠中缺水的情境。随着水分的减少,这个人会感到口渴,肾脏的工作负担会加重,从而引出肾脏的过滤和重吸收功能。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回到这个情境中,如当这个人喝了少量的水后,肾脏是如何调节水分排出的,让学生明白泌尿系统在维持人体水分平衡方面的作用。
3.互动情境的设计
在讲解遗传和变异时,可以设计一个家族遗传特征调查的情境。让学生分组,互相询问家族中如有无耳垂、是否卷发等遗传特征,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在互动过程中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1.校园生物调查
详细规划调查路线: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规划调查路线,比如从校园的花园开始,经过操场边的绿化带,再到校园内的小树林等,确保能够覆盖到校园内不同的生态区域。
专业工具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调查工具,如放大镜、捕虫网、标本夹等。在观察昆虫时,使用放大镜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昆虫的形态特征;对于一些难以捕捉的昆虫,可以使用捕虫网进行捕捉,然后用标本夹制作成标本进行观察。
长期观察记录:除了一次性的调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例如,选择校园内的一棵树,每周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包括树叶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
2.参观农业生产基地或生物技术公司
提前准备问题清单:在参观农业生产基地前,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如在蔬菜大棚中,蔬菜是如何进行灌溉的,使用了哪些肥料;在参观生物技术公司前,让学生思考生物技术是如何应用于药品研发的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专家讲解与互动:邀请农业生产基地的技术员或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生物技术公司,学生可以询问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专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答。
实践体验环节:在农业生产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种植蔬菜、给农作物施肥等;在生物技术公司,让学生参观实验室,观看实验操作过程,感受生物技术的神奇之处。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1.日常生活现象引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如为什么面包放置久了会长出霉菌(霉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为什么馒头在蒸的过程中会变大(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解释。
社会热点生物问题讨论
关注社会热点中的生物问题,如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病毒的变异机制)、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跨学科生物现象分析
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生物现象,如从物理和生物的角度分析鸟类的飞行(涉及到空气动力学和鸟类的生理结构),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分析人体的消化过程(涉及到化学物质的分解和生物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四、结论
初中生物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通过深入挖掘这些联系,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将生物知识与生活情境、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科知识,也有助于他们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娜.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22,(19):177-179.
[2]李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程的生活化教学[J].学园,2022,15(02):16-18.
[3]张万刚.探讨生活化视角的初中生物德育模式[J].吉林教育,2021,(34):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