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正文
引言:作业设计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本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合理化作业,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共同需求。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来源于美国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所提出的“从做中学”教育理论,杜威认为,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当有经验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时,学生才真正得到教育。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所以,老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作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提高课堂的效率。 我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编写都体现了这一点,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从实践方面来研究初中生的作业设计,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一线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初中数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作业容量大,学生负担沉重
在内卷化的大环境下,学生的负担也是越来越重。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下,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没有得到一定的保障,这就使得学生的课业压力变得更大,而作业的内容也没有得到有效充分地开发,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所以,教师的课堂效率低下,上课的速度慢,这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整个数学的课程的设计。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实施,给了初中生一个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完成作业,让学生们理解初中数学的算法,而不是一味地给学生布置课后的练习,这样的做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自律能力,还降低学生的课后巩固效率,不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因此,老师们要学会转变,提高素质,为以后的考试做好准备。此外,还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指导,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现代的要求,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2.作业布置要求缺乏层次,整体太严重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作业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更多的应该是对数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从而使每一次的作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然而,部分老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追求新课改的速度,而忽略了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导致很多的问题出现,如:许多的题目都可以做,但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题型,没有主次地同时出现在作业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思路,也不利于后进生们的进步。同时,很多的数学课本中的习题都是统一的,都是一些公式化的题目,并不会有针对性地设计,所以这种作业设计的结果,只会让学生觉得无趣,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1.建构数学思维,落实一题多解
在“减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强加给他们的灌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只是让他们死记硬背公式,死记硬背,记住结论,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所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数学成绩。课后布置层次性作业,让学生在做题中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一步进一步拓宽数学思维网络,挑战不同的方法解决一道难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出的结果却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备课,并且在课堂中根据教学情况进行方法总结,将所学的内容融入课后作业中,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效率。
2.作业设计开放性,巩固所学知识
开放性是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开放的意识,不可以一成不变,否则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作业的设计时,一定不要只局限于对旧知识的记忆,更应适当地延伸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们理解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也能拔高学生们数学思维。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布置,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应先做好作业规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适合全班同学的开放性目标,使每个学生产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为之努力。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题海战术”。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数学作业设计,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
3.积极创设条件,锻炼综合能力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并把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创造性体现出来,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战力。同时,也要发挥好课堂的作用,让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而是充满乐趣地学习。因此,对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兴趣爱好的激发,个性化的表达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喜悦,进而提升全体的素质。
结束语:“双减”政策的提出,是对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的一次巨大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以提高人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形势下,培养高的综合素养人才,需要我们的老师从一开始的填鸭式的应试化的应试的题海转为全面的,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当今的现代化的课堂服务。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220603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茜.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读与写:中旬, 2022(9):0127-0129.
[2]汪文松."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J].传奇故事, 2022(39):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