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深化学习方式变革-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初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姚玉冰

张家口市第二十中学 075000

摘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来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关键词

学生参与 初中音乐 学习方式

正文


引言:在中国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背景下音乐老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在此活动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重视对学生主体活动意识的培育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深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

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明确主体参与意识和深化学习方式变革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明确主体参与意识和深化学习方式变革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中学音乐教育是对中小学生实施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科学思维等方面的整体素养而且还能够从一定意义上促使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中学音乐教育进程中学校主体参与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转变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音乐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音乐课程但许多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不能把握合理的练习方式而造成了教学效果降低甚至对歌曲理论知识也无法把握。另外在初中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老师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上的启发效果也不突出。为了使课堂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老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过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却总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播上的问题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重点。此外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泼也采取了某些较为新奇和有趣的教学方法但是却并不适于每个学生。

2.缺乏完善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评价体系的影响,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则会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进而降低音乐教学效果。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构成,而这些因素均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仅仅由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所决定,而是需要学生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通常是以课堂表现为主,而课后作业等为辅。教师会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依据,并将学生的成绩与班级排名、学科成绩等挂钩,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学习音乐这门课程,而不会主动将音乐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三、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深化学习方式变革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使学习者从情景中感受、感知乐曲积极投入乐曲教学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感受让他们能主动积极投入到乐曲教学当中。例如学生在课堂教学《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曲子让他们听一听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经历说明"凤尾"这个歌曲所要表达出的意思。接着老师可以再通过对曲子的再作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思考“凤尾”这首歌再演唱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去感受、体验、表现音乐。

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之前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思维以及学习方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兴趣。教师应当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基础之上,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将音乐知识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同时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视频或者歌曲,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加强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肯定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将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交给老师来评定,更不能把老师的评价当作唯一标准。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积极、正确的态度进行评价,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可以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例如:在对《雨打芭蕉》这首歌曲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这首歌曲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执着,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结语: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师要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为前提,开展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尚建友,任佳.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以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为例[J].乐器, 2022(4):4.

[2]贺子瑜.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 2023(8):221-2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