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徐晔

利川市文斗镇民族初级中学 445400

摘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素养与技能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为例,提出三个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正文


引言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人们运用数字工具和数字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运算、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几何直观等方面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素养与技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要责任。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是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主要教材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加强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增强他们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先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如利用图形认识数量关系等,再逐渐引入复杂的图形和数量关系,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尝试用图形来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第十一章的“全等三角形”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展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又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中,绝对值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数轴来解释绝对值的含义,比如在讲解绝对值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数轴上标注出数字的正负和绝对值的大小,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绝对值的性质。再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坐标图并标注出自己的家庭住址或学校的位置。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和技巧。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函数的变化趋势和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最佳路线方案、计算最短路径长度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提高解题能力。同时,数形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数学中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在第十二章的“轴对称”这一节中,可以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注重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几何模型来辅助学生理解几何性质,比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亲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并观察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如,在第十三章的“分式”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手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等操作,帮助他们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再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距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利用测距仪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测距仪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总结出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此外,实践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实践操作活动,如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探究不同纸张的厚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

三、培养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关键。数学思维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等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3]例如,在第十四章的“一次函数”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问题。这种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如,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可以得出结论: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xy的值。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再如,在讲解“边角边”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探究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全等。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可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同时,数学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简化等。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通过加强数形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培养数学思维三个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强. 以“知”育“智”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概述[J]. 今天.2022, (19):135-136.

[2]姚鉴. 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1, 18(6):155-156.

[3]郭美红.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计算能力的措施[J]. 启迪与智慧(上半月).2023, (9):68-7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