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校;党员;发展质量
正文
项目来源:2023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023GXDJ-YB133)
1 高校学生党员工作重要性
在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力量,对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关键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党员总数量高达9671.2万,2021年共录用新党员438.3万人,学生党员占176.5万人,比例达40.27%。根据上述数据显示,在中国共产党中,学生党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学生党员的素质对于维护党的先进性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养党员的主要场所,需紧紧把握大学这一重要的培养党员时期,将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优化培养机制,深化培养工作,全面、立体化地审视和培养学生党员,确保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方面,政治素养不高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党员普遍拥护共产党的路线政策,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先进性。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仅有约20%的学生党员能主动关心时事政治,显示出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偏低,政治敏感性有待提高。此外,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党员占比更是不足10%,这显示出学生党员在思想素养上还存在严重不足。
2.2 能力素质方面,素质提升不均
高校在培养学生党员时,应注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关注那些认为入党后已经不重视自身能力培养的学生党员。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忽视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可能导致他们入党后发展不均衡。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思想素养。
2.3 道德品行方面,功利现象严重
通过访谈发现,多数学生党员具备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展现出优秀的组织和交流能力。但调查问卷揭示,约31%的学生党员更注重个人价值实现,而不是共产主义理想;近10%认为党员身份对今后就业有帮助,比较在意个人今后工作发展。这一功利现象的变化成为提升党员素质重要障碍,需关注并正确引导,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党员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4 现实表现方面,模范作用不强
通过详尽的问卷调查与深切的访谈交流,我们不难发现,约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学生党员在自我审视中,将自己的党员模范作用定义为平庸。更进一步的交流揭示,这些党员在对待政治理论学习上显得敷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缺乏必要的热情和投入,从而未能充分展现党员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时而流露出消极的态度和言行,这无疑对提升党员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3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质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3.1 学生党员的个人原因分析
在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伟大历程中,部分学生党员于申请入党之际,却未能深度审视自我,以明晰的动机践行对党的忠诚。他们或许受物质利益之驱使,渴望寻得一份安稳的职业归宿;或许在家庭的熏陶下,遵循父母之意,盲目追求党的光辉;又或许仅仅因为群体的压力,盲目追随,缺乏独立的思考,终将使他们无法稳固立场,易受外界影响而动摇。如此,将无法构筑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基石,从而影响整个党员队伍之整体素质。
3.2 高校党员教育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和访谈发现,部分党员在入党前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一旦成为党员,他们的热情往往会有所减退。分析表明,这主要与学生党员升年级或临近毕业有关,同时,党组织在思想教育上的弱化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党员的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3 社会环境影响原因分析
新时代下,大学生党员的思维活跃度较高。他们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但也更容易受到社会转型中不良现象的影响。在面对社会机遇和挑战时,大学生容易受消极思想的影响,缺少迎难而上的意志;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观念分歧,导致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党员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党的原则,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增强抵御外部诱惑的能力,做到与社会良性互动,努力传播正能量。这样才能在思想上保持清醒,不被外界负面影响左右,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党员。
4 提高当代大学生党员素质的办法
对于学生党员素质问题,结合成因分析,需加强实践以提升当代大学生党员素质,确保其数量质量,增强其先锋模范作用。
4.1 明确政治信仰,提升学党质量的重要前提
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从某种角度看来,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十分关键。尤其是在校学生党员更要保证政治虔诚信仰坚不可摧,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学生党员个体的成长演变与当今社会密切相关,推动个体梦想的实现一定要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所以,学生党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自身的政治信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将自己打造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除此之外,学生党员还要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现于具体行动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己力量。
4.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基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应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准确、灵活地运用党的理论指导行动。同时,要了解党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认知理论产生的深厚背景,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党的理论最新成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4.3 完善目标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组织保障
通过健全党员的目标管理,对他们实行一定的量化考核指标,推动党建工作考核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可以有效管理党建工作,使其与科研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相关联,促进双向发展。
在考核中充分考虑党员的素质提升,并加入了量化考核要素,具体分值成为评判标准。这样的改进能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激励党员积极参与,推动党组织的发展。量化考核机制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4 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学生党员素质途径
党性锻炼是每个共产党员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全部历练过程。在新时代,党校应承担更大责任,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引导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去,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党性锻炼不仅是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更是共产党员使命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4.5 改善评估标准,加强学生党员素质机制
党员队伍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其重点在于发展党员与教育管理。在党员发展中,需合理制定评价标准,确保基本标准与具体标准的统一,吸引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使党始终保持时代领先。因此,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既是党的核心任务,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结
总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乎国家未来。高校应强化启蒙教育,健全培养机制,提高党员质量,推动工作高效开展。这些举措加强党建,培养更多优秀党员,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家伟.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J].党政论坛,2023(3).
[2] 雷静.新时代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体系构建[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7).
[3] 马平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5).
[4] 牛成丽,王瑞林.探析新时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