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探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冰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平面设计专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在此情形下,国内众多中职教育学校相继开设了该领域的教育课程。尽管入门准入门槛并不算高,但部分学校仍沿用传统课程设置,不符合现代学生需求,影响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鉴于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对中职业教育学校实施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以期为之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平面设计;课程设置;改革

正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公众对精神与文化生活领域的要求日益提高,为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平面设计技术已在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培养平面设计行业专才的培养基地,中职教育学校应密切配合社会需求变化,积极革新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水平,以此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1企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1.1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阶段,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遍及各个行业,对推动市场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行当所涉及的范畴较广,包括了广告策划、海报设计、图书排版、产品包装等多种业务。平面设计行当通常分为三级层次,初级层次由印刷企业、写真公司及小型设计室构成;中级层次则为专业设计公司和广告机构所组成;而高层次持有专业设计资质的设计企业则相对较少。观察目前该行业内的从业者背景,只有一部分人士曾接受过系统的平面设计培训,其余从业者则多源于其他非相关领域。此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国内许多高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较短,因此尚未培养出足够多的专业人才,来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在此情形之下,对中职业学校而言,是个极好时机,亟需更新课程内容,革新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应聚焦于培养初级和中级的平面设计专才[1]

1.2 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养要求

在现阶段的市场中,各企业对具有超高技能又具有创新思维,以及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士需求量极大。但大量的平面设计专业新毕业生,却往往难以在职场中找到合理位置,求职和岗位之间呈现出供需矛盾。针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企业有着从高层次和基础层次的不同需求:一方面需要那些有着深厚设计功底和艺术修为,能够独当一面,承担项目设计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设计工作的初级人才,则对设计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中职教育学校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合理定位培养人才方向,保障学生能全方位掌握所需学术理论和应用实践,让其具备直接投身于生产、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换言之,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素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必须掌握扎实的美术功底,这是平面设计行业专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为该行业结合了众多专业领域,以及电脑操作、数码技术和艺术创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有效融合。其次,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也十分关键,企业对设计人才的实操经验有较为严格的期望,仅依靠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够的,也难以在职场竞争中取得有利优势。

2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

2.1 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学校的学生构成相对特殊,其文化课程的学习基础尚需加强。中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也不甚明确。然而在审美能力方面的表现尚可,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情况参差不齐。因此,在设置平面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清晰界定学习核心目标,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2.2 充分考虑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需求等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教育学校也需积极探索创新与改良的途径,应着重打造和发挥其办学特色,令平面设计专业成为教学亮点,并把相关课程打造成教育精品,以助推学校整体发展。在设置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结构时,应广泛融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期待和各种职位的实际需求,发挥学校自有的特色优势,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2]

3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建设优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群

打造高品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重点塑造该领域的主导课程体系,是搭建计算机平面设计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中职教育学校需积极推进建设符合本校个性特色的计算机设计专业群,构成“以某核心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作为教学核心,选定两至三门课程作为教学重点,辅以其他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课程”的专业群体系。如,将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定位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主要课程,并加以深化,与此同时,将CDR(CorelDraw)和AI(Adobe Illustrator)课程塑造为重点课程,并对其他涉及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课程进行补充强化,形成一个以Photoshop为核心,以CDR和AI课程等为重点专业群,以及众多支撑课程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除了上述围绕Photoshop、CDR以及AI设置的专业集群,中职教育学校还可发起以广告设计为引领、着眼于平面媒体广告设计和POP广告设计为重点的专业课程群,专注培养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实践操作是引导学生从书本理论走向实践技能主要途径,同样是中职学校打造实用型才能的有力举措,且在中职教育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理论与实操两者相结合的重要性,中职学校应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布局,平衡两种课程的授课课时,并须建设实训基地,配置高端设备,以便学生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实操经验。当前,很多中职学校过于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缺乏足够操作能力。比如,对于中职低年级学生,应当加强理论课学习,同时可适当减少动手实践的课堂时间;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焦点应侧重实操,以便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中,可在具体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

(三)加强课程教学与专业资格考试的结合

对于中职生而言,获得专业资质认证既是对其学术成果的检验,也是增强其日后在就业市场中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专业资质评估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相互补充,能够拓宽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希望顺利通过资格认证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对该领域课程之外知识的了解。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让笔者察觉到,许多中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对考取证书缺乏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学内容与资格考核标准存在脱节。学生不仅要应对繁杂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还需额外投入时间学习课外相关知识,无疑降低了学生考取职业证书的意愿。故此,中职教育学校应把专业课程与资格认证考试内容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证书考试相关内容,以打造更合理、更全面的教育体系。具体包括:首先,从事中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师,应将获取资质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合入日常的教学中,以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考题重点与形式,并进行针对性练习;其次,为帮助学生顺畅通过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中职学校需在资格证书考试之前提供模拟考试机会,帮助于学生适应考试环境,发现并调整自身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这一行动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能有力地完善课程教育内容中存在的不足。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中职学校需对相应的专业学科设置予以注重和改革,构建科学的教育课程体系,以培育出素质优良的技术专业人才,确保中职生在竞争激烈职场环境中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蒙守霞,董星华.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综合课程创新教学实践[J].成才,2024,(02):153-154.

[2]林雪娥.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教学体会[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71.

[3]周睿文.“3+4”人才培养模式中平面设计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