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卫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摘要

“岗课赛证”强调将工作岗位标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有机衔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趋势,本文从“岗课赛证”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现状出发,梳理基于“岗课赛证”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关键词

岗课赛证;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

正文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要求,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体系联结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系统的人才培养需求,在人才需求、培养、展现、供给之间实现了高度融合,对推进四大链条联结和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国内外岗课赛证的相关研究

1)国外“岗课赛证”相关研究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主张将岗位需求作为课程学习本源,学校需要依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实际的职业活动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岗位与课程联合,把课堂变成企业活动场景。1英国政府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制度,从岗位需求出发,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接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内容上融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模块化教学任务划分,重视学生学业和能力的双重培养。2美国的合作教育,以相应的职业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设置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文化知识的课程模块,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课程体系。3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模式。4

2)国内“岗课赛证”相关研究

①关于“岗课赛证”的理论研究

价值逻辑方面。程智宾、李宏达等人指出:“岗课赛证”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选项,这种育人机制能有效的将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需求,提升就业能力。5

学理依据方面。“岗课赛证”理念与大职教观理念具有高度契合,也是在大职教观念下的当代应用,其学理依据包括了跨界整合理论、结构嵌入理论和系统协同理论,进一步来说职业教育需联合校企双方主体,需要校企跨界合作,需要双方关系深度嵌入。6

实践创新方面。对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践路径,有学者提出可以包含宣传教育、关注学生差异、优化课程供给以及深化产教融合和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7

②关于“岗课赛证”的实践研究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岗课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为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水平,加强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引领作用。8徐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一项“智能控制技术工人技能提升行动计划”,采用“岗课赛证融通”,将工作岗位、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证书考核相互融合,旨在培养符合当地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9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为引领,引入职业大赛标准,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基础体系建设。10各院校的实践均获得一定成果,不断凸显了教师主导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研究,本研究将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目标上。有研究学者主张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应用能力培养”转变,从“输入导向”向“实践导向”转变,应依据幼儿园真实岗位工作需求来制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目标。11

内容上。蔡佳佳(2020)指出: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传授课程内容给学生,却忽略应把学生已有经验同未知经验相联系。12

方法上。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较为单一,主要以讲授法及案例法为主,师生互动较少,缺乏课堂活力。13

评价上。王芸芸指出:“期末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建议在考核中适当增加对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单元考核等评价。14

三、“岗课赛证”与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刘永华(2020)在“课、岗、证、赛、研”背景下讨论了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发展路径,指出“以生为导,创新实施特色课程;以课为本,合作实现课岗融合;以考为尺,逐步推动岗证互通;以技为标,循环实现课赛互促;立足教学,创新建构教研体系。”15张彩艳、何小轮、白亚波(202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以往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较为忽略课堂教学过程中岗课赛证内容,导致学生学习较为局限,能力提升缓慢,更是浪费了教育资源。为此,提出将岗课赛证理念融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课程、落实课赛互促、促进岗位互通,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16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岗课赛证”融入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指出“岗课赛证”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倡导构建基于“岗课赛证”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体系。

四、已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已取得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借鉴思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显著标志,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已有文献分析来看,在研究内容上,大部分文献对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对岗课赛证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与岗课赛证融通的相关研究,相关专家学者也主要从要素属性、机理逻辑、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证,相关实践路径和实践探索的研究较少。除此之外,关于“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研究现在还处在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将“岗课赛证”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立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在已有基础之上,结合岗位、证书需求,并辅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导向,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研究方法上,多数学者围绕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多以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或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为主,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

为落实会议精神,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标志,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成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付遴然.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项目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2]张学英,耿旭.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合研究:基于英国BTECD的思考[J].职教论坛,20203610):47-51.

[3]Joy WatsonMaureen G.Scho maker.Introduction to Cooperative Education-The Course[C].A 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ring Education a 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14185-194.

[4]Amundson N EPoeh nell G R.Gareer Pathways[M].Pichmond:Ergon Communications,1995.

[5]程智宾,李宏达,张健.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2111):68-74.

[6][9]张宾华.“岗课赛证”视阈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究——以H学院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2023.

[7]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5-11.

[8]程宇.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7):1

[10]和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2):1.

[11]何芝暨.基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83101):94-102.

[12]蔡佳佳.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6E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3):77-83.

[13]周志娟.游戏精神关照下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

[14]王芸芸.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2):125-126.

[15]刘永华.“课、岗、证、赛、研”背景下学前心理学的实施与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109-111.

[16]张彩艳,何小轮,白亚波.“岗课赛证”融合下的“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J].科技风,202211):40-42.

作者简介:郑卫(1992— ),女,贵州遵义人,硕士,主要讲授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基金项目:遵义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院级课题《基于“岗课赛证”高职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ZZJYYB-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