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莉娟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都校区

摘要

本文基于课程改革、中考改革和学生素养发展需要,以《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为依据,在初中生物新授课中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核心驱动性问题,选择切入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子项目群来展开项目式学习。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并借助于评价量规,对项目式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可以很好地构建学科重要概念,也可以很好地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正文


一、项目式学习介绍

(一)项目式学习概念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的是问题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并通过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来自主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1]它是一种课程构造模式,是一种核心学习策略,更是一种促成师生发展的自我建构活动。[2] 

(二)项目式学习特点:

1.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项目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作为项目实施中的合作者和促进人参与项目,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他们想参与研究的项目。

2.学习内容的向心性和真实性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和切入性问题设计至关重要,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开展的核心。项目学习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驱动性问题为核心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逐步构建学科核心概念及学科核心素养。

3.学习形式的合作性和多样化项目学习中,一般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种多样的资源(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多媒体搜寻、实地考察采访)进行项目研究

4.项目的全程评估在项目式学习中,我们关注学生全程的学习过程,参与过程,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的协作程度,是否在遇到问题后能积极反思并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项目进行修正等。

(三)项目式学习具体操作过程:

1.确定主题2.设计研究方案→3.实施项目设计→4.形成作品→5.展示作品6.项目评价[3]

、项目式学习案例介绍——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确定项目主题:遇见细胞

1.项目背景:初一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不久,生物知识储备较少。因此,项目选择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体现生物学科特色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在项目选择的时候,我们立足于学情,选择切入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小项目”。

2.项目引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想必你一定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细胞的模样吧?你知道怎样才能看到吗?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将怎样观察到这些细胞?如果你一位科普志愿者,你将怎样介绍“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

(二)设计研究方案

1.明确项目核心任务

因为是新授课,所以在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本项目的核心任务:请3-4人的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张海报,或者录制成科普视频,以向其他学科的老师,学校内的教职工科普:(1)作为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如何构成各类生物体的?2)作为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2.本项目核心问题——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以下核心问题供学生思考

1)为什么同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会有不同的种类?

2)人的细胞为什么不能像草履虫那样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细胞通常较大,但为什么自然界里不存在长的黄豆粒那么大的草履虫

3.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会一起——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作用的发挥

1)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内的各色细胞

2)了解动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以及,比较这两类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每一个细胞是如何生活的(细胞的生活)

4)讨论多细胞生物体是如何构成的;

5)认识一些神奇的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生物。

(三)实施项目设计——努力转变学习的样态

1.在实施项目设计环节中,学生依照学习规划表,进行项目的学习和研究

2.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规划项目研究方案,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将本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子项目,学生带着项目群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

子项目一:不服来战,显微镜技能大比拼

子项目二:微视界细胞摄影大赛

    子项目三:实验探究:草履虫是怎样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子项目四:实验探究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种类

子项目五实验探究: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战士

通过这些子项目的学习,学生将持续性地理解以念:细胞是生物体(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形成作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项目的各个子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他们最终以思维导图,科普海报、科普视频、ppt等的形式来展示他们这个项目主题——遇见细胞——的理解。

(五)展示作品

1.思维导图——触碰思维,让思维可视,可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引入十一学校的思维导图评价量规,引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评价进行,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小组内、组等小组同学进行相互找茬评价

2.科普视频——让思维可倾听表达。学生在学习录制科普视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整理自己对知识的认知,还能以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全面发展。

3.“学术交流”——学生自制PPT,完成各个子项目后全班同学面前汇报。进行项目作品展示的时候,学生要始终围绕着老师在项目设计阶段提出的核心问题展开

(六)项目评价

项目的评价,参照十一学校在做项目式学习时的各种评价量规,及时学生过程性评价及表现评价。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这些子项目群的效果如何?学生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可以迁移的收获?教师将这些问题及时抛给学习小组,以问卷星的形式收集学生的真实感受

结语

本项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借鉴了北京十一学校晋元学校李成广老师项目式学经验的分享。此基础上,立足于笔者本校学生的学形成了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项目式学习方案。当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组织教与学的时候,发现这样的课堂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构建了学科重要概念。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给为详细的阶段性学习规划脚手架。在项目设计阶段,给学生提供的项目式学习规划表,应该提供更为详细的时间节点每个节点对应的学习内容,以及明确的学习任务时间节点。让学生看到项目式学习规划表的时候,可以非常清楚在什么时间内要做什么事情。这样学生的完成效率会更高更好。

参考文献:

[1]胡佳怡.真实性:项目式学习的本源[J].中国教师,2019(07):77-79.

[2]栾国琴,宋卫华.基于“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04):21.

[3]张瑞晓.项目式学习的特征及教学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09):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