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途径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钟义洋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横水中心小学341300

摘要

信息技术能实现学习资源的媒体化、智能化、形象化,实现知识的按需推送和实时同步。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所要学习的重难点,使他们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中,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自步入21世纪以来,人类各方面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崛起,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方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教室里有了先进的技术装备,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在小学,很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让原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有了鲜活的气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小学数学,由于其自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一味地采用常规的授课方式,教师只负责站在讲台,用黑板、粉笔写着数学公式和运算步骤,把课本上的内容机械地告诉学生,反而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觉得数学学科很无聊。若是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的多重感官获得最大限度的激发,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1]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华罗庚曾说:“只要踏进了‘数学’的大门,你们时时刻刻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各种各样趣味的东西。”学习兴趣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的智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的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于数学学习也会有更多的自信[2]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一般来说,数学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已经逐渐成为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它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内容构成要素要适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适度。其中,教师要对文字、图片、声音、图像要进行适当的组合,有助于学生扩充知识面,寻找更多的数学资料,进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数学有深入的了解。

比如,在教授“三角区域”一课时,教师会让学生回忆四边形的计算公式,然后再问一个问题:“三角形的区域,能不能用来比喻四边形?”然后,教师再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所学的教学内容——本堂课介绍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教师让学生互相对比,猜测哪个图形是最大的。另外,利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三角区域的计算方法,要做到简洁易懂,便于学生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学到的面积的计算,找出先前各形态的三角区域的确切比例和公式。在此基础上,不但能提高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课堂交互,提升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具有大容量、智能化、虚拟化特征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随着电子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不同的教学平台与移动客户端等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彻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课堂交流与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这一课为例,除了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外,笔者利用微信小程序中的问卷星进行互动教学,把练习题输入问卷星小程序中,让学生在问卷星上答题,利用小程序的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很快就能统计出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完成人数及出错较多的题目等信息。这样一来,教师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上,由于时间和场地所限,要想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教学内容,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要把传统的小学数学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必须有创意,要想出很多有趣的新花样,变换教学形式,继而会耗费大量的备课时间,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数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数学知识。另外,由于学生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经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把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在讲授“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行辅助教学。其中,地图是最实用的展示道具,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它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定制的动画,把一些区域隐藏起来,仅保留一些特殊的区域,再用图解说明怎样用直尺测量地图上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的含义,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巩固数学知识

孔子曾曰:“温故而知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巩固所学知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解决巩固数学知识点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信息技术平台,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围绕着数学问题进行巩固复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百分数的认识后,教师可以用“畅言智慧课堂”相关教学软件,借助“翻翻卡”展示百里挑一、一箭双雕、十全十美等与百分数有关的成语来巩固复习。这样让学生感悟到语文中也有数学,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文化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后台数据统计出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此来判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集中讲解那些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综上所述,由于教学环境与教师的实际应用水平的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师务必要理性考虑信息技术运用的利与弊。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各方面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发挥,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全方位保障数学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云珠.试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202-203.

[2]赵晚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案例[J].知识文库,2020(19):43+45.

[3]秦飞.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20(10):107-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