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巧提问——科学课堂中的问题情景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杨秀梅

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 262306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科学教学已成为小学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一。而科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知识复杂的综合学科,基于小学生自制力差,且认知和经验贫乏,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所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某些概念形成思维障碍、脱离实际的情况,这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对课本知识的有效运用提出了更加的能力要求。本文针对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巧用创设情景提问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

小学科学;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教学

正文


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容易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对知识的储备能力较低,抑制学科的学习发展。而创设情景教学可以在营造趣味课堂的同时,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故事、图画等多种情境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能力[1]。而教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法直接的为学生展现教学知识概念和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还需从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情境形式等多个方面着手。

一、小学科学的教学特点

小学科学的知识面覆盖范围广,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继续学习及终生发展做好基础,小学生对科学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阶段,如何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及教学的兴趣十分重要。科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不能片面单一的填鸭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必要时需结合实践动手活动、实验操作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概念[2]。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求教师在课程学习上需注重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认知到科学源于生活。

二、科学课堂中问题情景的优化运用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情景教学形式

在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下,教师可通过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提炼,融入教学实际内容,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创设出视觉、听觉上的情景,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到科学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如在《探索宇宙》的课文时,教师提前通过互联网检索出宇宙行星相关的图文和视频,如中子星、天狼星等,并制作成适用于学生的微课,在课程通过描述科学知识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更直观充实的感观体检,弥补生活中的经验不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其次是情景创设中,可适当的穿插故事情景来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如在天气变化的课文时,就可以创设出和日常息息相关的海啸、气象灾害等,让学生认知到气象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影响联系,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情景问题

自然科学是立足于日常生活实际的,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情景创设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3-4]。如在《光的传播》一课中,重点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认知到光遇到不同物质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并能正确的识别光源和反射现象等。因光的传播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方,可以通过创设成孔小实验、烛光照射等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神奇之处,培养学生的学科动手操作能力,用直观可见的试验操作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趣味性,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出对学习的思维探索能力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提前备好试验所需的纸筒、双面胶、烧杯、蜡烛等,明确教学目标和设计的意图,创设情景和引入问题,在灯光实验中,为学生创设拉灯、点亮拉住等环境,并提出:“现在发出的光是从什么方向发生的呢?”、“这种发光的物质为光源,那么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发光呢”等等,预设光源,学生根据问题列举手电筒、闪光灯、萤火虫等,提出概念性问题,引发对光的探究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如在植物的生长变化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变化结构,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之间的关联,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栽培,在试验过程中获取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基于学生兴趣,丰富情景问题内容

在为学生创设情景时,需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来营造舒适、轻松的学习氛围,善于丰富情景问题形式和精练内容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及其思维,化被动为主动。科学来源于好奇,而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对发散的,往往可以通过一件事和一个人作为引导来开发想象空间,运用情境教学,提出疑问,设想猜疑是学生在思考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碰撞和思考的过程,教师需把握学生的表达欲、想象力来创设疑问,提供问题情景,如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文中,学生在关注到物体的运动差异时,自然会提出“为什么两种方式的运动不一样?”、“谁快谁慢是什么原因呢”等,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后再引入新课,让其在乐意学习中掌握新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课堂知识具有积极作用。而情境创设的重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情境创设提问上需要明确主体内容和事物矛盾的揭示和关联,让学生更好的从中理解掌握知识要点。为了确保情境创设教学用于课堂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完善教案内容,丰富创设形式,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将抽象、现实、微观等科学现象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岱春.浅谈小学科学教学情景创设的真实性[J].读与写,2018,15(27):178,180.

[2]毛振明,梁凤波,温君慧.论体育立德树人和体育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二):目标、内容与方法[J].体育学刊,2023,30(4):1-10.

[3]赵甜甜,谭佳玉.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4):104-107.

[4]谢桂平.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对比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4):98-9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