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叶娉娉

(温州技师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中职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教师不能把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中,但可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文章在分析中职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实施策略,希望能为中职德育教育提供有益支持。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策略;意义;教学

正文


引言:在我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需要学生去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增强其文化自信。所以,教师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把有关内容融入到学校道德教育之中,使学生积极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职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积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遭到诸多影响,同时,也有一部分国外的文化引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一定偏差。因此,要从中职开始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避免外来文化对学生造成影响。如今,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道德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二)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积极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国家及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可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所以,教师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道德教育之中,让学生从小就建立起文化自信,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素质,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提升中职德育教学成效有积极意义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文化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面作用。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中,既可以丰富德育内容,又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提高其德育学习兴趣。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能使学生持续地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推动中职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中职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融合实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统德育中,教师通常会占用较多时间,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课程十分无聊,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中职德育教育质量。

然而,若想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道德教育中,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安排大量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以“汉字与书籍的故事”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历史沿革,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并通过书法竞赛使学生认识汉字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传统工艺艺术内容,其中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魅力,这对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及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心意义重大。

注重因材施教,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二)组织多元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场所,而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1]。所以,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工作的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经典作品我来读”的活动,诵读《千字文》等。同时,接受《论语》《弟子规》等启蒙读物的熏陶,并制定相应的读书方案。通过国学经典阅读竞赛来领略传统道德之美,激发广大学生的阅读热情。又如,在传统文化节日期间,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的节庆,如在清明节时,可以去烈士陵园或革命烈士纪念馆,对革命先烈进行缅怀,向其学习爱国、为国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端午节时可祭屈原,学习其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精神。

(三)注重因材施教,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由于知识积累、家庭环境等因素,中职生在性格、兴趣和心理上都有极大差异,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在适当情况下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实行合理的教育方式[2]。例如,一些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诸多坏习惯,教师可以按照“吾日三省吾身”的规定,让学生学习反省自己,积极地调整自身行为。又如,一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教师可以用“天赋异禀”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等。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使学生既能学到传统文化,又能提高思想品德。再如,中职生喜欢模仿他人,很容易被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所感染,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校园文化环境,把学生引入到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优良的班级氛围。此外,要在教育层次上给学生做好道德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人格,使学生德育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不良语言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得到转变,更为全面地发展。

(四)融入传统艺术,提升德育水平

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德育之中,为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传统艺术中享受文化[3]。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剪纸作品鉴赏和创作的情境中。中职生对剪纸的了解甚少,所以教师要把剪纸艺术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如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剪纸,从多个方面把学生带进剪纸世界,让其对剪纸艺术有更深的了解。又如,让学生认识到剪纸也叫刻纸,是我国最早的一门传统艺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悠久历史,其艺术表现就是用一种镂空的艺术形式,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此外,教师也可将剪纸与上文所分析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回忆春节时家家户户悬挂的镂空福字、年年有余的剪纸,通过教学互动,把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结合起来,或者将古典的剪纸作品拿出来给学生看,通过对各种剪纸的欣赏,让学生对纸张所包含的意义进行渗透,从而将中华的道德联系起来。为了营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传统的艺术,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剪纸创作,根据象征着吉祥的图案来完成剪纸作品,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体验,将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内化,从而使德育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持续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同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心理和价值导向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学生生成良好道德情感及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苏姗娜.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7):160-162.

[2]姬广明,张延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3(15):108-110.

[3]龚玲玲.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策略分析[J].职业,2022(18):87-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