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利用教学课程资源的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沈心怡

西宁市城西区昆仑路小学810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核心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它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要求,强调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成为实现核心素养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师需要努力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创新性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的需求,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

正文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兴起,小学数学教学正面临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核心素养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灌输,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跨学科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等,要求学生具备更广泛的能力和素养。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教学课程资源,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核心议题。教师面临的任务之一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逐渐演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数学教学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的传授,而核心素养则提倡学生在数学学科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还应具备更广泛的认知、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兴趣。基于这个背景,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数学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跳出传统的知识框架,积极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学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利用必须符合核心素养的理念,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进行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场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可以通过与语文、科学等学科的结合得以实现。教师需要设计数学阅读材料,包括与数学有关的文章、故事,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语言活动中,同时,可以通过解析数学问题的步骤、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以在科学实验中引入数学概念,例如通过测量、统计等方式,或者利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分析实验数据等,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可以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通过设计项目,可以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设计一个建筑模型,综合运用数学、科学和美术等多学科内容。并且,要定期开展主题课程,将数学融入其他学科的主题中,例如,通过讨论地理位置的坐标、距离的计算。同时,教师间也要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知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与语文进行整合,设计与时间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历史发展、了解对时间的文学描写方式等,能够增强他们对时间的理解。也可以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探讨时间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思考日历的制定对社会的重要性,并讨论日历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日历是如何帮助人们组织生活和计划活动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日历的结构,了解一年中不同的月份、星期和日期是如何组织的,以及这种组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何帮助。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时间后,制作与时间相关的手工制品,如时间轴、时光胶囊等,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时间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各类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材料,平台上的互动性工具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从在线学习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互动模拟、练习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呈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的个性化学习功能,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利用实时投票、在线白板等工具,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利用在线平台提供实践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往在线学习平台上传一些图像、图表和示意动画等教学资源,动画可以包括角度的增加和减少,以及各种类型的角在平面上的位置变化,通过动态展示不同角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对角度变化的直观感受,更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或是利用多媒体资源比较不同类型的角,例如锐角、直角、钝角等,通过对比图像或示意图,强调它们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利用图形演示工具,展示不同类型的角,并设计角度测量的模拟实验或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整角度大小,直观地进行体验。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设置实践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或使用工具,寻找和测量实际中的角度。同时,教师利用在线平台的反馈和评估工具,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角度认识的理解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三)引入项目式学习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技能。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确保问题是实际的、引人入胜的,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相关,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要在项目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科水平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并引导学生通过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包括测量、数据分析、几何问题等,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然后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分享观点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困难。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入《克和千克》的内容,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与克和千克有关的问题,可以是超市购物时商品的重量、食物包装上的质量等,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具实用性。也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制定食物的配方,学生需要计算每种食材的质量,然后用克和千克来表示。或者安排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观察和测量,例如测量教室中书包的重量、操场上一些物体的重量等,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分工合作,规划购物清单并设计一个购物预算项目,他们需要考虑每种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并计算总费用,共同完成项目,使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结语

总体而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利用教学课程资源的策略研究为教育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元化的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些策略共同构建了更灵活、多元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凤球.基于核心素养让数学“有趣”“有味”“有魂”[J].小学教学参考,2021(5):86-87.

[2]李军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21(2):33.

[3]殷爱霞.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学周刊,2021(4): 111-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