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孙颖

唐山市第六十二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形象化与趣味性对教学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探索中。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并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地理知识“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性

正文


地理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历史,从地球到宇宙。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这些丰富的内容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需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和有趣味性,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基于此,下文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进行探索,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重视课堂导入趣味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修一“地球的自转”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动画演示,通过动态的图形和生动的解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地球的自转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地球的自转规律。这样趣味十足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后续的教学中。

此外,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问题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在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入当地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或特色来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城市化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以此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有效丰富教学内容

湘教版教材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能够将地理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2]。例如,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结构”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将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层层剖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质时期的地球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历史变迁和演化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地理知识和现象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科教片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自然景观。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修三“中国名景欣赏”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自然景观视频,让学生领略到我国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些视频可以包括我国的著名景点、自然风光以及一些具有地理特色的地方,通过这些视频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增强学生的地理认知和感知能力。除了以上的例子,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式电子地图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分布和区域特征,让学生在电子地图上点击不同的地区,以此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信息、人口分布和气候特点等。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适当引入形象化案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湘教版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和实践性强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适当引入形象化案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形象化案例,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同时,形象化的案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等特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问题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入当地城市发展中的一些案例或问题,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通过让学生分析当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和趣味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课堂导入趣味性、开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亚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明日, 2021(7):0078-0078.

[2] 黄智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好日子, 2021, 000(015):P.1-1.

[3] 刘明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1):0075-00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