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素养
正文
1前言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了解,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寻和理解。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涉及到知识的传授、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基本内涵
2022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事实、事件和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关键节点,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影响。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问题,评估历史证据的可信度,并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和判断。学生应该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敏感度,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认识到历史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学生应该学习并灵活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进行历史推理和归纳。学生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同时鼓励他们从历史中发现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学生应该熟悉并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历史思想,如宏观历史观、人类共同价值观等[1]。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的基础。
3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创设历史情境,形成唯物史观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并形成唯物史观,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秦统一中国”这节课时,可以通过引入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或故事,激发学生对秦统一中国这个话题的兴趣。例如,可以谈论不同地区的统治者如何争霸,引发学生思考统一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文物等多媒体资源,将学生带入到秦朝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使用地图、时间轴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范围,并加深对历史地理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研究,探索秦统一中国的原因和影响,可以让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例如历史文献、史诗、音乐、艺术作品等,帮助初中生多维度地了解秦统一中国的背景和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或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这种互动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形成对秦统一中国的概念。可以通过写作、展示、小结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利用设问引导,养成史料实证的观念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和判断历史史实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策略。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探索。例如,在讨论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可以问学生:“秦朝是如何通过哪些手段实现统一的?”或者“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历史史实。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教师可以提供多方面的资料和观点,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权衡,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辨别历史史实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事件的证据和依据,以支持他们的观点和判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框架。例如,在讨论秦统一中国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周朝、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秦朝的崛起和统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并从中感知历史背景和人物的思想动态。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秦始皇或其他重要人物,设想寻求统一的困难和决策过程,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2]。
3.3结合实际生活,形成时空观念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在教学中,将历史问题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延续。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人物或制度对当代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历史内容呈现给学生。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取历史故事、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拓宽学生对历史的视野,并培养他们对时空关系的感知。
总之,结合实际生活,形成时空观念是培养中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策略。通过以上提到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认知、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3]。
4 结论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综上所述,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形成历史概念,设问引导和理解判断历史史实以及结合实际生活,合理想象历史情境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应用这些策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同时,还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维。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静.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21(4):0178-0178.
[2] 程桃园.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看历史, 2023(1):0095-0097.
[3] 王静.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东西南北, 2021(4):0178-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