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策略探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文豪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水源乡袁屋小学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教材,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策略。主要策略包括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本文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以促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策略

正文


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围绕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讨落实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以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参考。

一、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问题解决是数学学科的核心能力,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数学建模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激发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面积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情境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背景和场景,通过设计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购物计算、食物配方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学竞赛或解决复杂问题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关注概念的形成与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关注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概念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基石,它们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起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概念的引入、建立和理解,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抽象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建立数学概念。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的图形特征,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并建立几何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形成深刻的数学理解。

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和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将抽象概念与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进行对比或类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概念的形象化理解。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分数比喻为一块蛋糕被平均切分的部分,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这种比较和类比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值计算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购物清单的编制和预算计算,让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数值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数学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关键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性问题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探索,促使他们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启发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证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和定理。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归纳思维是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而演绎思维是从已有的规律推导出新的结论。通过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的特点并总结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下一个数,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性。

 

结束语:本文围绕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讨了落实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概念的形成与理解以及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都是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途径。希望本文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参考,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萍.新课改下探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03):197.

[2] 范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1,(15):107-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