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单元教学;初中历史;策略
正文
课题备注:本文系 “2023 年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大概念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3QXNZ051 研究成果)
对于现今的历史教材而言,其中很多知识内容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大意进行设计和拆分,每个单元都有其各自明确的主题。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科学的理解方式,对初中历史教材资源进行统一和完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将历史知识点有效、完美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一、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现状
笔者以本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了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1)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2)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落地,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3)在大概念视域下,教师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时存在困难;(4)大部分教师对于大概念教学的理解有限,导致大概念教学的实施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为此,笔者结合课题研究结果,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二、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注重项目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项目式教学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大概念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需重点加强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其学会分析、学会概括、学会总结。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我国学者裴文中在“猿人洞”中,发现了早期的北京人头盖骨;又如1921年裴文中开始考古“猿人洞”,历经15后再次发现四个北京人头盖骨。针对这两则历史材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当裴文中发现头盖骨时,他心里在想什么?”“裴文中是怎样运送北京人头盖骨的?”“从这两则历史材料中,你们感悟到了什么?”通过此种方式,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学会在历史材料中分析有效信息,并归纳历史材料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能力与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发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当教师确定好单元主题,明确不同维度的发展目标以及课程类型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推动教学方案的落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精心设计课题的教学方案和规划,然后以课例为载体,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题,然后与其他教师展开多元化的教研讨论,把具有共性的难题当作重点讨论对象,提出解决的方案。例如,在“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个单元课题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并分析洋务运动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以及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又或者在学习与隋唐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唐朝历史文物的学习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搜集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物图片,并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学习思维的拓展。如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和串联。就拿唐朝历史文物这一内容举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探究,比如地理环境和地形特征对历史文物形成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思考探索的时候,不仅可以感受到先辈的过人智慧,同时也会受到文物自身的文化熏陶,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和钦佩感。最后,当不同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的分析结论总结完毕之后,教师请组长发表对实践分析活动的感想和看法,同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思维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优化教学评价策略,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反馈性,评价反馈的内容应该更多的是根据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去给与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给他们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具体的方案,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评价中得到启发,获得发展。
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和课堂讲解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同时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并且,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教学课堂,以促进大概念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师构建立体课堂可以为学生打造更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单元概念所处的时代,感受时代的主题,然后再为他们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好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拓展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纵观历史课程的建设情况,当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了解越深入的时候,他们对历史人物的感知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学生也会不自觉的受到历史人物的影响。在这里,教师就可以把单元的主题概念与历史人物充分结合到一起,为学生讲解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中学生本身就喜欢听故事,在这一方式下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也会变得更加集中。
综上,基于大概念视域下,教师以单元教学的思路设计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框架,学会运用调动已有的知识,对正在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延展和补充,从而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前后单元的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使所学的知识凝结在一条主干上,形成基于大历史观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以彬.初中历史单元统整视角下的学习评价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04):75-77.
[2]范岩媛.指向主题式学习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2):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