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丽娟

东营市东营区景苑幼儿园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

社会性发展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积极探寻角色游戏和社会教育的契合点,采取多样化手段促进二者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角色游戏的功效,为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角色游戏;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到:“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幼儿园教育中,社会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幼儿处于身心发育的初始阶段,年龄相对较小,活泼、好动,对游戏有着极强的兴趣。其中,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能够为幼儿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幼儿在模仿、想象中重现生活场景,在熟悉的场景中交流、互动,有效锻炼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添砖加瓦。

一、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中有许多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幼儿,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然而,人属于群居动物,需要交流沟通、合作互助,如果没有了同伴,会产生孤独感。为了获得更加有趣、美好的生活,就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当然,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学习、培养。在幼儿园,幼儿已经开始参与集体活动,只要是集体活动,社交就不可避免。幼儿在成长发展中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身心特征和能力等方面往往存在鲜明的差异[1]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在社会互动中,如交谈、愿望表达、寻求帮助等方面,幼儿的能力、水平还处于薄弱阶段。这个时候,幼儿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就显得尤为关键了,而角色游戏的开展,无疑是落实这项工作的有益尝试。它可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使幼儿在无形之中参与到人际交往中,学习和掌握交际方式,学会与他人交际,为日后成长发展夯实基础。

二、幼儿园角色游戏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一)巧用前期经验,充实社会经验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停留最多的场所,幼儿通常是在这两个场所获取生活经验。但是,源于家长、幼儿教师主观思维的影响,这样得到的社会经验会有些局限,难以帮助幼儿深入了解社会活动,不利于其社会经验的获取,导致其严重缺乏社会意识。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就要注重前期经验的积累,加以有效利用,帮助幼儿丰富社会经验,为社会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在“逛超市”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积累前期经验。具体来说,幼儿教师要让幼儿明确超市的功能:超市是做什么的?角色活动是幼儿认识和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创设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保证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即对超市环境、构造和人员分工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创设。为了帮助幼儿获取这些经验,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号召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观摩附近的超市,明确超市购物流程,如此一来,才能够实现真实游戏环境的创设。当然,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提醒家长,以幼儿为主,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多鼓励幼儿,让他们主动完成相关任务[2]。在必要情况下,还有必要与超市工作人员提前沟通,尤其是在了解超市人员分工上,更需要指导幼儿认真、细致观察,明确其分工。当幼儿完成上述任务后,幼儿教师给幼儿创造交流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重现生活经验。这样,通过观察、对话,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社会经验,助推角色游戏稳步开展,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助力。

(二)创设趣味情境,唤醒交往意愿

在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中,要想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就应当注重幼儿社会交往意愿的激发、调动。当他们产生社会交往的意愿后,就会自主、自发地投入其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如何唤醒幼儿交往意愿呢?可以说,情境创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幼儿教师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迅速吸引幼儿的关注,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全身心融入其中,在情境中思考、交流和互动,取得理想的成效。具体而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营造集观赏性、实操性为一体的游戏环境,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再现“小社会”活动场景[3]

幼儿教师对身边的环境进行了观察,搭建了相关的游戏场景,如“菜市场”“小餐馆”等,给幼儿营造一种逼真的场景,使幼儿沉浸其中,促进社会性行为的产生。以“小吃店”角色游戏为例,一些幼儿参与其中,负责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服务员、客人、厨师等。扮演客人的幼儿进入“小吃店”,扮演服务员的幼儿看到“客人”进店后,立刻过来招待,带领“客人”入座,并拿着菜单,询问“客人”:“我来为您介绍下,本店有饺子、包子、炒饭、面条和豆浆,您想吃些什么呢?”“客人”思索片刻后,点了一份饺子和一杯豆浆。当“客人”点好菜后,“厨师”开始准备,不一会儿,便按响了上菜铃,“服务员”紧接着为“客人”上菜:“您的饺子和豆浆好啦,请慢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明确自己的“职责”,主动询问“客人”,礼貌招待“客人”,交往意愿浓厚,社会性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幼儿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设计并实施角色游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在亲身实践中获取丰富知识,形成良好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日后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思毅,吴奇杏.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2(5):85-88.

[2]王晓娟. 行知天地 学知世用——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管窥幼儿园角色游戏[J]. 读与写,2022(35):208-210.

[3]曹娅苗. 新时期幼儿园教育应如何改革创新[J]. 好日子,2022(18):130-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