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电气类教学改革分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涵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变化的同时,高职院校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由于中职学校的社会功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关注社会、企业对这些实际能力的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训练,确保人才的培养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文从企业需要出发,对中职电工专业的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确保中职电工专业的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电气类教学

正文


随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中职电气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学徒制强调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1]。在这种背景下,中职电气类教学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况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制度,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的学徒制,将学校教育的元素纳入其中,是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步深入的一种新形态。其主要特征是“校企双元”培养,互动式教学,在岗培训,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以职为本。在这一体系中,以“学”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出现,以“学校”“企业”为“教学主体”,以“校企”的形式参与到“培训”中来[2]。在教学过程中,学院与企业共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点是对技能的传承与培养,并制定了标准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这是校企合作的深入结合。它有利于推动行业和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的需要相结合,让课程的内容同职业规范相结合,使教学和生产过程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将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相结合,把职业教育同终身学习相结合,从而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二、当前中职电气类教学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

第一,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以前,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够重视,有些教师经常会选择应付了事。将书上的内容全部讲完,就开始练习了。授课方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就直接动手操作,这对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不利的。

第二,教师没有足够关注他们的学生。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更多是注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再好的老师,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学生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3]。因此,下一步的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把学生和社会隔离开来,这样,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水平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电气类教学改革对策

创新教学理念

中职教育要适应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教育观念的改革,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与方向。中职学校的总体建设与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对中职教育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其培养目标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参照标准。明确了中职教育教学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电气类人才时,需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其作为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

优化和完善电气类课程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电气类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改进。首先,可以通过实习和毕业设计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其次,为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气类的理论知识,应在教学中增加实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质量。最后,在电气类专业中,要注意把工程应用实践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实践课程、实习、校企合作等形式,把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职教育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在充分了解企业需要的基础上,与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学在毕业后能更好适应未来的工作,更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为学生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逐步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训练,最后达到针对性地向企业输送大批的技能人才,提高学院的就业率目标从而实现双赢[4]。同时,中职办学也需要有足够的企业投资。中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交流,增强双方的协作。由此,建立起一个实习基地,提高实习的质量。还可以让中职老师与企业进行研讨,共同开发出一套更具针对性的电工教材。

结束语

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电气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期望通过上述改革举措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电工技术人员,为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再接再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中职电学类的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谢秀连.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方法分析[J].广西教育B(中教版), 2021, 000(008):138-139.
    [2] 高艳,耿冲.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实习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55-156
    [3] 鄢传远.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湖北农机化,2020(21):96-97
    [4] 刘媛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气课程改革初探[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8(5):5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