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深度学习;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诗歌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仍然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点传授上,缺乏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充分想象诗歌情境,让学生在对诗歌问题的思考中,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锻炼,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探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
(三)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度解读诗歌文本,激发其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深度学习下的问题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创设诗歌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创设多元化的诗歌情境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呈现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3]。例如,在教授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秋景的图片或视频,配以悠扬的古典音乐,营造出苍茫、悲凉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诵等形式,将自己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和情感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李白《将进酒》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解读诗歌文本,体会诗歌内涵
解读诗歌文本是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步骤。通过对诗歌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首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和意象。由于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要想让学生可以初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就需要引导他们对诗中的语言和意象进行分析。例如,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绿肥红瘦”等关键词语,理解诗人通过色彩对比表达出的情感。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诗歌是诗人对特定时代的思考和感悟,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比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和杜甫的爱国情怀,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表达的家国忧思。
(三)重视问题设计,拓展学生思维
诗歌的问题设计是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诗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同时,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4]。例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苏轼在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词中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进而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另外,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探究诗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教授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哪些思考?你认为这些思考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通过这种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诗歌教学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扬,同时,各个不同时期诗人所作的诗,也都呈现不同的特色,从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出亮丽的风景。因此,需要对诗歌教学进行创新,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在语文诗歌教学中,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深度学习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永根.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实施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 2020, 000(035):156.
[2] 黄卓.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策略探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000(005):P.57-57.
[3] 赵明东."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开展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30):134-137.
[4] 于路军.刍议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探究型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 000(007):P.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