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黄丽芳

广西靖西市民族中学 5338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学是我国课程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发挥着突出的价值。学生思维能力一直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尝试从创新多元教学方式、开展“问题链”教学、融入数学思想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希望为如何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重要性;培养措施

正文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围绕课程育人价值和学生成长方向,形成以“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利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利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数学课程的本质特点和核心素养能力都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相关教师亟须解决的工作问题[1]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契合数学课程整体育人目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对重难点知识存在理解难度,容易迷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检验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带领其掌握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数学思维方法,进而实现数学知识习得和数学能力形成的目标,为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措施

(一)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活教育思维,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够对其思维能力形成渗透培育[2]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平行线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思考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具有判断难度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直线平行吗?你能验证吗?利用矛盾问题和情景图片引入新课,初步将学生的思维带领至本节课学习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用感官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具有局限性,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来。接着,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演示两条直线动态变化过程中形成的角度,并提问:当同位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条直线平行?通过动态演示,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强化学生对推理过程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有效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

(二)开展“问题链”教学,促进学生思考

“问题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问题驱动”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制定以特定的知识结构或者教学顺序为线索的一条或者几条“问题链”贯穿教学活动,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指引。利用“问题链”开展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连续性,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时,本课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且学会从具体的问题中理清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在问题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具体的问题情景:班级篮球赛的比赛规则是: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1)一支球队在比赛中共得17分,若设该球队赢了x场,输了5场。(2)一支球队在比赛中共得17分,若设该球队赢了x场,输了y场。问:如何用方程表示该球队的得分情况?提示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得出答案。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思考情景,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能够帮助其梳理提案中已知条件和隐含逻辑关联,进而降低思考难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进入深度思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融入数学思想,锻炼学生思维

数学思想和方式是学习数学课程的重要支撑,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育人目标之一。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指引,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落实数学课程“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

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11章第2节“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图片的特征,师生共同总结出“平移”的概念。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初步引导学生明确“平移”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坐标系,尝试平移三角形得到新图形,探究图形移动方向和距离,并对比两个三角形各个定点坐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科学认识图形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激发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教导学生要善于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应用于作业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于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结合上文论述,在当前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问题链”教学的优势、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切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可靠的教学引导,优化学生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亦怡. 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J]. 考试周刊, 2023, (46): 95-98.

[2] 房广云. 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 (29): 1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