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怦然心动》促英文读写的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
关键词
英文小说,高中英语学习
正文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含帮扶项目)专项课题《基于小说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xczx22-017)研究成果。)
一、材料分析
知网数据显示早在19世纪末就有研究英文小说的文献记载,并且主题研究对象与莎士比亚作品或者伊丽莎白时期有关;但到了20世纪,则以书评和读后感为主,虽然超过50%的文章都是英文,但也有法语,俄语等众多语言。纵观三个世纪以来相关学术论文呈现逐百年增加的趋势,因此英文小说的阅读与研究价值可见一斑。
但是选择英文小说作为高中英语学习材料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典型的是文本长,生词多。高中生平时阅读题文本的长度约350词,而本文所用文本节选自《怦然心动》第六章,共计811词;此外,原著小说生词率会高于高中阅读理解题的生词率(每篇约3%),这还不包括俚语等对高中生来说虽然陌生但是地道的表达。
二、可行性分析
针对文本长的问题,首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来解决,例如,借助reading circle(阅读圈)等策略来培养自主与合作阅读能力;其次,把一本书按照章节分成几次来阅读,笔者把《怦然心动》引入课堂的时候,安排给学生的阅读量是约1000词/次,大大降低了难度;再次,读书的长度是可以锻炼的,从每次增加一点阅读量,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最后,通过教师节选的篇章或段落,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读整本书。针对生词量的问题,虽然学生对生词、难词的恐惧和排斥心理是天生的,但是对游戏和挑战的热爱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通过设计课前作业、课堂游戏、记忆力PK等方法不但解决生词问题,还有助于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因此,《怦然心动》融入高中英语课堂虽然又挑战性但是可操作性很强。
三、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笔者通过“读”篇章和“看”电影片段帮助学生“输入”语言,用“说”和“写”是实现语言“输出”。
(一)前期作业布置
为了后期更好检验教学效果,笔者使用KWL教学法:利用视觉刺激,在原有知识上探究、建构新知识的一种集体讨论模式,包括K(知道什么)、W(想知道什么)和L(学习到什么)。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去掉结尾的文本并续写。K为学生的续写作品,W为阅读和续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L为课堂最后的“作文润色”环节。
(二)语言输入
1. 故事背景
学生初次看到文本,需要教师提供故事背景,原因有二。其一,运用电影截取视频呈现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课堂开展;其二,通过背景故事得到女主人公Juli的三个关键信息:hatching eggs(孵蛋)---- raising chicken(养鸡)----gifting eggs(赠蛋),通过这些信息学生总结出:Juli将这些鸡蛋视若珍宝。这些信息使故事情节有逻辑上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2. 词汇准备
同义词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避免原词重复,还可以增加情节描写的生动性。此外,高中生熟练掌握同义词有助于学生在听力和阅读中又快又准地定位出正确答案。
文本新词汇 | 已知词汇 | 中文释义 | 功能 |
neighbourly | kind | 友好的 | 避免原词重复 |
flustered | nervous | 紧张的 | |
startled | surprised | 惊讶的 | |
heartless | cruel | 残酷的 | |
brilliant | bright | 聪明的 | |
garage | trash | 垃圾 | |
bin | can | 桶,罐 | |
race | run quickly | 冲 | 增加情节描写的生动性 |
stumble | walk unsteadily | 跌跌撞撞 | |
gasp | take a quick deep breath | 倒抽气 | |
chock | unable to speak | 如鲠在喉 | |
crack | break open | (心)碎 |
3. 对话和情感的关系
叙事文本中,除了时间、空间等,还含有明显的情节线和隐藏的情感线(以下简称“明线”和“暗线”),文本角色对话的背后也都暗含着说话者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挖掘出明线和暗线,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情感表达方法。此外,同一句话,说话者表达的情感和听话者的很可能并不相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领会对话背后的情感,更直观呈现男女主人公的情绪,笔者借助电影截取片段。
Speakers 说话者 | Words 对话 | Emotions 情感 | |
Bryce | Juli | ||
Juli | Hi, Bryce! | ||
Bryce | Juli, what are you still doing here? | ||
Juli | Why would you throw them away? | ||
Juli | Have you... always thrown them away? |
4. 修辞手法
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在短短811词的文本中利用了诸多修辞,这中强烈的、多样的表达方法,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Paragraphs 段落 |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手法 | Sentences 原文 |
2 | Onomatopoeia 拟声 | My heart started beating faster, and when the door whooshed open. |
8 | Oxymoron 矛盾 | It sounded perfectly awful to me. |
10 | Parallelism 平行排比 | Was I ever...? Was I just...? (thoughts)” |
17 | Rhetorical repetition 叠言 | Six whole, perfect eggs. |
25 | Metaphor 隐喻 | "Just look at it. It's a complete dive!" |
35 | Hyperbole 夸张 | He put down the trash can, then did something that made my brain freeze. |
36 | Rhetorical question Rhetorical repetition 反问和叠言 | And if he knew, how could he have been so heartless, just throwing my eggs away like that, week after week, year after year? (thoughts) |
37 | Climax Rhetorical repetition 渐进和叠言 | I couldn't find any words. None at all. I just stared at him, at the clear, brilliant blue of his eyes. |
39 | Hyperbole 夸张 | I stumbled home, embarrassed and confused, my heart completely cracked open. |
(三)作品输出
通过同义词转换、对话明线和情感暗线挖掘、修辞手法赏析,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信心可以进行语言输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作品润色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1.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考验教师对教学时间的筹划和对结果的评价,在role-play中,学生不仅用语言、语调、表情、肢体语言来诠释角色,还能与队友合作,锻炼分工合作的能力。由于这段文本有大量的心理独白,所以笔者认为应将学生分为每三人一组,一个扮演Bryce,一个扮演Juli,最后一个扮演旁白。此外,教师提供对应的电影片段是有必要的,学生可借此模仿电影角色的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考虑到青少年的表现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等奖项,并将表演视频发布在班级平台上,以此作为评价,并激发学生对英文小说阅读的兴趣。
2. 作品润色
学生习作的评价绝不是简单打一个分数,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以及改进的方法,因此在读《怦然心动》促英文读写的最后一环,笔者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打分:
① 是否使用生动的动词
② 是否使用同义词
③ 是否使用修辞
④ 是否书写工整
然后,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用彩笔为自己的习作润色,并将成品张贴出来供同学欣赏、点评。
四、结语
诸多原因导致英文小说读写并未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得到广泛推广,其中之一是前期文本的筛选和教学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二是尚未有相关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其三是教与学上的急功近利。笔者选择《怦然心动》促英文读写初期也曾因为文本的长度、词汇和表达的难度、备课的强度等困难而举步维艰,但是,当看到学生在写作中用flew open, whooshed open等丰富的表达时,看到学生开始主动阅读英文小说时,看到学生课后讨论、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时......笔者就会将“读《怦然心动》促英文读写的教学实践”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张毅. 以KWL教学法发展高阶思维的英语阅读教学[J]. 教学月刊,2020(09):7-11.
何武. 英语写作教师的小说阅读与写作教学:一项问卷研究[J]. 外语学刊,2015(05):128-131.
王初明. 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04):547-556+639-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