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重

江西省弋阳县逸夫小学 3344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通过分析生活实例的引入、数学故事的挖掘、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融合创新的注重等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教育目标。文章还强调了这种融合对学生学习观念、文化观念、实践观念和审美观念的积极影响,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政教育;融合策略;教育创新

正文


一、以实例为引导,深化学习理念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例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是渗透思政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含思政价值的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援引生活案例,塑造品质意识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政元素。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这些生活案例,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发掘数学故事,融入文化理念

数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数学故事、讲述数学家的奋斗历程等方式,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一)探索教材内涵,传承奋斗精神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这些资源,通过讲述数学家的奋斗故事、介绍数学定理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些故事和背景的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搜集网络资源,弘扬爱国情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思政元素,如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展示我国数学家在国际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等。通过将这些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数学文化和科技实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活动的设计,强化实践理念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和组织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一)协作任务的安排,锻炼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协作性的实践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数学问题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协作式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第二课堂的拓展,发挥主体作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主探究、勇于创新。通过这些第二课堂的拓展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融合创新的追求,提升审美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创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融合创新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同步提升其审美观念,实现知识与德育的双重目标。

(一)跨学科内容的融合,启迪智慧心灵

跨学科内容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可以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例如,将语文中的诗词、故事与数学中的数量、形状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理解数学在描述世界、解决问题中的独特作用。这种融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科学知识的引入也是跨学科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数学与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好准备。

(二)校本化教材的开发,完善人格塑造

校本化教材的开发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数学教学资源。这种校本化教材的开发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在校本化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这种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和途径。通过实例的引入、数学故事的挖掘、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融合创新的追求等方式,我们可以将思政教育理念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教育目标。同时,这种融合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中德育元素有效融合的策略[J]. 郑玉龙.吉林教育,2022(31)

[2] 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 丁学军.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Z1)

[3]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J]. 杨敬.天津教育,2022(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