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然 懂关怀——基于幼儿亲自然课程的生命教育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姚晓霞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幼儿园 2265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引言:自然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幼儿更是缺乏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生命,教师推出了幼儿亲自然课程,旨在通过亲自然的教育方式,让幼儿感受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关怀之心。

一、幼儿亲自然课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理念

幼儿亲自然课程是一门以“亲自然、懂关怀”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课程,它旨在通过组织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将自然知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文关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环境中去感受生命的奇妙与和谐共生。

该课程深入挖掘并利用大自然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们能够自由地接触和探索树木、花草、动物、河流等自然元素,从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韵律,理解生命的可贵与独特。通过观察、触摸、聆听、种植、养殖等实践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而激发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

课程设计注重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会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展示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收获乐趣,激发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幼儿亲自然课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策略

在幼儿教育阶段,“亲自然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与形式,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爱护,了解和掌握与生命相关的基本知识,增强其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观察与发现:

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是一段极其宝贵的启蒙教育经历。在这个广阔而神秘的舞台上,他们将有机会亲眼见证生命从微小到巨大的转变,从沉寂到焕发生机的过程。春天,当万物复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土壤中悄然萌发,它开始奋力冲破束缚它的外壳,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嫩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乘凉的地方,更为他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草地旁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刚孵出不久的小鸟,它们用稚嫩的双翅奋力地拍打,试图飞向天空。虽然过程中会有跌倒、失败,但它们从未放弃,这种勇敢尝试的精神同样也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勇往直前。

在鸟巢旁边,幼儿可以观察母鸟如何精心筑巢,用嘴巴一点一点地衔来树枝、草叶,搭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幼崽出生后,母鸟用它们独特的“鸽子式喂食”方式,为小鸟提供滋养,看着这一切,幼儿不仅会为小鸟的可爱举动而欢笑,也会对母爱的伟大而感动。

在季节的更迭中,幼儿可以看到树叶由绿变黄,纷纷飘落,这是自然界的循环规律;在寒冷的冬季,他们可以看到雪花纷飞,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银装,这是大自然独特的冬日景象。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实际上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生命的循环、自然界的规律、动物的生存智慧等,它们将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心,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体验与感知:

组织幼儿参与种植、养殖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神奇。例如,让他们亲手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播下种子并参与日常的浇水养护工作。每天重复着看似简单却富有意义的行为: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水分和养分,然后满怀期待地等待它破土而出,逐渐长成绿油油的小苗,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从种子的萌芽到成熟结果的整个演变过程,深切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不可思议。

这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幼儿理解和珍惜生命。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亲眼见证了生命的脆弱性,每一粒种子的发芽都需要耐心和细心,而生命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通过观察和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力量和不易,从而更加尊重和珍视身边每一个生命。

游戏与互动: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寓教于乐、趣味横生的自然游戏和团队活动,幼儿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会相互尊重及关爱他人。以角色扮演为例,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让幼儿们分别扮演植物和动物的角色,模拟它们的日常生活和面对困境的反应。通过这样的模拟游戏,幼儿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相互关系,还能培养出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关爱之情。

例如,在“我是小小植物学家”的游戏中,幼儿会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探索植物世界,了解植物如何光合作用、抵抗害虫威胁,以及在季节变化中的生长历程。通过游戏中的团队协作环节,他们必须共同研究和制定种植计划,学会与同伴分工合作,如浇水、施肥、除草等,从而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表达与交流:

鼓励幼儿用绘画、故事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悟,这是培育他们内心世界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可以通过绘画,将自己对自然世界的感知和想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创作故事,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情节,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想和视野,可以举办一场家长分享会。在这个分享会上,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讨论,分享自己与孩子一起创作的绘画作品,包括色彩的选择、画面的布局以及背后想要表达的主题。还可以分享自己与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欢乐、困惑和成长,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在分享会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参加,让孩子听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开启新的认知窗口。幼儿可以在倾听他人的分享中,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和思考角度,逐渐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亲自然课程的生命教育实施建议

在幼儿教育阶段,亲自然课程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对于幼儿的生命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强调引导幼儿亲身接触和探索自然环境,通过观察、感知和行动,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生命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课程,教师需要采取特定的策略,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教师角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兴趣,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幼儿的生命意识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课程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角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求。

安全保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这包括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和设施。此外,教师还需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并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生命意识和关怀之心的关键。教师需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亲自然活动,增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这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家庭访问、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实现。通过家长的参与,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从而制定更符合他们需求的课程计划。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家庭归属感和信任感,促进他们的社会情感发展。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区、公园等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亲自然体验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积极发掘这些资源,为幼儿提供实际、有趣、多样化的亲自然体验活动。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感知和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亲自然,懂关怀,幼儿成长的美好伴侣。教师精心打造的幼儿亲自然课程,旨在引领幼儿深入自然的怀抱,让他们感受生命的脉搏,培育出对世界的关爱之心。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投资,是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呵护。让我们携手,为幼儿筑造一个充满爱与生机的成长乐园,让他们的童年时光在自然的陪伴下绽放光彩。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