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幼儿前书写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前书写;幼儿;有效支持策略;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书籍、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对书本、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和前书写能力。”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将“渴望书写并掌握基本的前书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是早期儿童前书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园,特别是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做好前期前书写的准备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幼儿前书写状况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提高。
一、幼儿前书写发展阶段现状
儿童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前书写也是如此。要促进前书写能力的提高,首要之事就是要摸清幼儿当前书写能力,并对其发展阶段作出准确的判断。基于此,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战略。周兢等人将汉语幼儿前书写的核心体验分为三个方面:1)幼儿早期书写的形成、2)汉字结构的知觉认知、3)创造性书写的体验。3条体验分为初始期、稳定期和扩充期。在对儿童当前的核心体验水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儿童前书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根据三种经验,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以促进前书写的发展。所以,本文在进行本研究的时候,先对班上的儿童前书写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对幼儿进行了访谈,并对幼儿的前前书前书写品进行了分析,并对幼儿的活动和环境进行了观察。这个班的孩子大多数是在扩展期,还有一小部分是在初级阶段。在前书写能力的开发中,要对儿童的发展时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重视儿童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幼儿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推进幼儿前书写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和前书写氛围
环境对儿童的语言技能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前书写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适宜的阅读氛围,以促进儿童对前书写的兴趣与愿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程度,为其提供充足的图画书及文字素材。在图书馆、语言区或活动室内的其它游戏区,可以按照活动的主题,投放对应的读物,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接触书籍和书写材料。此外,教师还会指导孩子们将自己的书籍,自制的图画书,阅读卡片等进行分类摆放,并将其标注出来,方便孩子们随意取用。
(二)关注幼儿书写的兴趣点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应注意并抓住儿童的多种兴趣点,进行游戏活动。这同样适用于早期儿童的前书写的发展。
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漫画的特性,让幼儿对漫画书有很大的兴趣。在语言区活动中,有孩子主动要求自己动手画一幅漫画,其余的孩子也跟着附和:“先生,我认为我们可以画一个简易的漫画书!”“教师,我们可以画出有趣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做成漫画书?”“我想,我以前看过的小故事,也可以拍成漫画哦!”在聆听孩子们的交谈时,教师发现孩子们想要前书写的强烈兴趣。因此,教师们围绕着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了自己制作的漫画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很擅长捕捉儿童的兴趣点,当他看到孩子们对漫画的兴趣时,他并没有将其放在一边,而是组织孩子们一起探讨如何制作漫画,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从而提高儿童前书写能力。
(二)感知理解汉字结构
1.环境中渗透文字符号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生活在课堂里,幼儿与周围的环境始终保持着相互作用。通过对汉字结构的知觉认识,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情境因素来构建其核心体验。在课堂上,可以从日常环境、游戏环境、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将不同的语言融入其中,培养幼儿对符号、文字符号的兴趣与敏感度。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儿童一天生活,班级公约等,都可以通过图加文的方式来表现。此外,还可将“口”、“日”、“月”、“目”等多种汉字组合起来,使孩子能感受到汉字的构造与差异。
2.多字体的运用,感知汉字方块字的特点
汉字自远古以来,经过了几个时期的演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字。不过,汉字却保留了汉字的特性,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读音。而且,它的结构,也没有脱离左右、上下、内外的结合。搜集各类汉字,从观察、模仿和感知的角度,了解汉字的构成特点。象形字与儿童的简笔画非常相似,它在图画和汉字之间架起了一个桥梁。我们采用图画、象形文字和汉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汉字形态特征的认识。
3.游戏互动,感知汉字一字一音的特点
以阅读区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儿童对汉字的每一个音节的特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比如,在写自己的“名字”时,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写出一个完整的汉字,而要按照自己的姓名或者是听说过的同学的姓名,用手写的方法把它写出来。结果表明,当孩子听到3个单词时,幼儿会写出3个不同的字符,当幼儿听到2个单词时,幼儿会写出2个不同的字符。此外,还可以透过图画书的听说读游戏,让幼儿发现声音、形状和意义的关系,进而感受到汉字的每个音节的特征。
(三)开展专门性活动
诚然,儿童可以从周边环境中获取对汉字构造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对成年人的书写进行某种程度的模拟,或者通过图画、符号、文字等形式来对复杂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但这一般只有很少一部分儿童才能完成。如果儿童对前书写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大人并没有及时地注意和提炼,那么将会造成儿童的前书写能力无法提高,或者让幼儿对前写的兴趣被其它事情所掩盖。
为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前期写作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早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进行《小青虫的梦》这一社会题材的绘本阅读中,老师们可以围绕着这本绘本设计一系列的阅读、对话和预习等活动。在孩子们完成图画书之后,教师可以从“梦想”这个角度出发,让孩子们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幼儿的理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预写活动,让孩子们试着用预写来表达幼儿的愿望。在孩子们写好之后,老师再指导幼儿分享和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学会创造写作的方法,并为幼儿的前书写积累最重要的体验。
三、结语
幼儿前书写的发展对其书面语、口头语、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了解幼儿前书写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前书写核心经验出发,通过环境、材料、活动等方面提出支持策略,有效推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刘佳灵.大班幼儿教师前书写评价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前书写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立项号:FJJKXQ22--075)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