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语篇研读的小学英语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策略
摘要
关键词
语篇研读;小学英语;迁移创新类活动
正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分析,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将知识学习融入主题、语篇、语境和语用之中(梅德明 王蔷 2022)。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关于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要把握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和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的要求(教育部 2022)。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在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策略的有益探索。
一、深入语篇语言特点的研读,开展有意义的推理与论证
1.归纳推理,自如运用表达方式
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语篇的语言特点,理解编者意图,进行归纳推理,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使学生可以自如的表达。
PEP《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 B Let’s learn的Let’s chant部分是关于简单数学运算的chant歌谣(见图1)。在大体感知了这个chant之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What do you find in this chant?”三年级学生可能还不太能理解老师的话,于是老师在PPT中注释了问题的中文意思,学生也可以用中文来说说他们的发现。有学生回答:“都有问句How many do you have/see?”也有学生说:“chant很好听,是数学计算。”还有说:“一个是加法,另一个好像是乘法。”于是,老师就把两段里的第三句都划线标注起来并与旁边的配图算式10+8=18和4*5=20连线。接着让他们自己再读一读,有学生马上就知道这个chant的秘密了:第三句的加和乘的算式不一样,其他都没变。基于这个语言结构特点,老师就放手让孩子们把现实生活中特别需要记忆的算式加进去,自己去创编一个新chant。这样,朗朗上口的歌谣一下子让语言学习和数学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2.合理论证,深入探究文化差异
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理解文化意涵,比较文化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批判、评价,发展价值判断能力(梅德明 王蔷 2022)。因此,教师要设计合适的活动,帮助学生去发现语篇中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B Let’s talk语篇中Mark和Chen Jie互相问当地的天气情况。他们各自关于天气温度度数的表达,使双方出现了“信息沟”,有了不同的理解。对话非常有趣,在美国使用的是华氏度,那中国温暖的26摄氏度在美国就是很冷的温度了。这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题“Is it cold in Beijing?”和“Why Mark said it is cold in Beijing?”通过课文视频,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是第二个问题就比较有趣了,部分同学能答出是华氏度和摄氏度的区别,但是具体换算还是有待解答。于是,老师就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两种温度表示方法的换算,论证北京的26度为什么在美国就很冷了的任务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使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关于温度表达的中西方差异。
二、深入语篇育人价值的研读,进行有益的批判与评价
英语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部 2022)。“英语课程既是英语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程晓堂等 2011)。因而教师要在育人价值上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并设计适切的活动。
1.客观的评价,呈现显性育人价值
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B Let’s talk围绕“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的事物话题展开。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习了关于食物、饮料等内容。这一课时是对以前所学话题的进一步拓展,学习新词tea,ice cream,hamburger,salad,sandwich等,学生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饮料并做出恰当回应。于是,迁移创新环节,教师在利用课文里的调查表收集了同学们最喜爱的食物信息后,设计了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制作健康饮食的menu,在讨论menu时,他们对是否加入某样最喜爱的食物发表了“I think it’s not healthy, we need more vegetables.”“Milk is very healthy.”等等之类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对自己最喜爱的但又不太健康的食物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了“We need to have a balanced diet!”的结论并完成了均衡饮食的图表,从而也就让同学们明白要养成健康饮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2.批判性思维,揭示隐性育人价值
许多育人价值都是隐藏在语篇的字里行间,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梳理,并为此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应当通过积极主动思考,提出合理的问题,避免盲目接受或否定,能对所读内容坐出公正、审慎的判断,并为自己的判断或得出的结论提供充足的理由(梅德明 王蔷 2022)。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B Let’s talk是Sarah和妈妈去买衣服的对话语篇。这个语篇老师特别关注了最后的那幅图(见图6)的解读。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语篇的内涵,老师设计了Think and say环节,此环节先后呈现了三个问题:Does Sarah like the skirt? Is the skirt expensive? Why does Mum say“sorry”?前两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Yes”,师生间互动对话,教师也不用做评判。
图6
T: Does Sarah like the skirt?
S: Yes, she does.
T: Is the skirt expensive?
S: Yes, it is.
T: Is Sarah happy?
S: No.
T: How do you know?
S: I see her face and mouth. She’s not happy.
然后老师抛出第三个问题“Why does Mum say“sorry”?Is she right?”并让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针对Sarah妈妈的做法进行了讨论。有些同学认为妈妈做的对,有些同学对Sarah的任性做法进行了批评,有些人认为可以和店家讨价还价,说不定就可以便宜买下来了呢。老师对同学们的讨论表示了赞赏,并总结:“Yes, we are pupils. We must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is thing, it’s not right to get everything we want. We must listen to others’ suggestions.”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不同类似的生活场景,尝试编对话并小组内演一演。
三、深入语篇主题情境的研读,引导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语篇的主题情境是怎么样的,这是研读语篇时首先要重点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不论口语语篇还是书面语篇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发生的,因此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交际的情境,然后创设适当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运用所学知识。
1.发挥想象,创编对话活动
特定的语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运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任意发挥想象,进行新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B Let’s talk语篇是关于nature park的,目标语言是“Are there any ...?及其回答“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课文的情境是Miss White和Zhang Peng在一个非常漂亮安静的自然公园里参观。他们坐在池塘边互相问答自然公园里有什么建筑物、动物等。针对这个场景,教师进行了分析解构之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梦想公园,并和同学一起用所学目标语言编对话进行问答的活动。这样的设计,从课本已有场景出发,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编新的语言应用场景并和同伴进行了对话交流。
2.鼓励创造,开展模拟对话
小学英语课本中不少的语篇主题是属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范畴。这些语篇的交际语言需要在特定的社会或者自然场景中予以实现,比如超市、餐馆、农场、学校等等。为了让学生能够合理的使用目标语言达成交际目的,老师可以设计模拟情境引导孩子们进行真实交流。
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A Let’s talk讲述的是Sam和妈妈在生日蛋糕店里买蛋糕的场景。研读这个语篇老师要善于带领孩子们发现这个场景里Sam将要遇到如何准备自己的生日party,而学生在现实生活要如何去解决此类问题呢?于是,老师从Sam的生日party筹备活动出发来设计学生自己的生日活动,学生为此设计了生日邀请卡,所需物品清单等,然后小组内开展模拟对话。这样的模拟现实场景设计,比较真实的解决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学创结合,用于学生实际
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育部 2022)。语言只有放到实际运用中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好真实问题。
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B Read and write,其内容是一个电子邮件体裁的语篇。该语篇以“房间”为话题,描写的是Mr Jones搬到新家,但新家是一个old house,而且很脏乱。于是,他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Robin寻求他过来帮忙打扫房间。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there be句型与名词单复数的搭配规律,读懂电子邮件,听说读写核心词汇与句型,并用核心句型描述自己房间的物品。据此,老师进行了如下设计:学生看图说一说Amy、John的房间,并与Mr Jones的房间进行对比说一说。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房间照片,说一说自己房间的物品并写一写。
该案例的活动设计中,学生在学习理解类和应用实践类活动后,就用there be句型来描述自己房间里的物品,这个设计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将新知放到实际场景中运用,及时与真实现实生活相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以语篇研读为基础积极地开展迁移创新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地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对迁移创新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中,并积极参与到迁移创新活动之中,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梅德明、王蔷.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蔷. 2022a.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文. 201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孙晓慧.2011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