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建设中思政元素融入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财务大数据分析;跨学科实践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机制
正文
一、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的特点
(一)跨学科性质
1.财务学、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财务大数据分析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融合了财务学、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在财务学方面,学生需理解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等基本概念;大数据分析领域则要求学生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能;而计算机科学方面则强调编程和数据管理等技术。这种跨学科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财务学的会计原理、财务报告分析等基础知识。同时,他们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计算机科学的编程语言如Python、R等也成为课程中的重要工具,使学生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
2.实际应用与案例研究
实际应用与案例研究是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的关键特点之一。课程中引入真实的业务场景和财务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举例而言,学生可能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交易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他们能够揭示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学生将学会如何应对真实世界中的财务挑战,培养在财务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践性课程的要求
1.实际项目与数据集的应用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强调实际项目的参与和真实数据集的应用。学生可能会参与行业合作项目,利用真实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某企业的财务数据,提出财务优化建议,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数据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2.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课程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参与项目,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面对数据分析中的挑战,锻炼了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来说,一个团队可能被分配一个实际企业的财务数据集,需要通过协作分析来解决特定的财务问题。这种项目设置旨在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团队协作环境。这些特点的综合体现了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通过深入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在财务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全面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思政元素在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中的融入
课程思政是指以建设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起来,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而提炼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成为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
1.分析大数据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大数据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学生将通过实际数据案例,探讨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作用,了解大数据对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举例而言,学生可分析大数据如何帮助政府更准确地制定财政政策,优化税收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2.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责任
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责任。通过案例讨论,学生将思考金融科技的发展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以及科技企业在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观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1.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观。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科学观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这有助于建立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理性认知。
2.强调数据分析的方法与道德规范
课程强调数据分析的方法不仅包括技术层面,更注重道德规范。学生在学习数据分析方法的同时,需要思考在实际应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在数据分析中遵循道德规范,培养科学精神。
(三)培养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1.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真实项目,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深刻理解财务大数据分析对社会的贡献。
2.引导学生思考财务大数据分析对社会的贡献
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将被引导思考财务大数据分析对社会的贡献。例如,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学生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财务建议,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贡献。
(四)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1.分析财务大数据分析对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引导学生分析财务数据对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了解企业在可持续经营方面的努力,思考大数据分析在经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促使学生思考数据隐私和社会公平问题
在学习数据分析的同时,课程促使学生思考数据隐私和社会公平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将深入思考数据收集和使用可能带来的隐私风险,以及数据分析在社会中可能引发的公平和公正问题。
(五) 道德品质的培养
1.强调在数据分析中的诚信和公正原则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强调在数据分析中的诚信和公正原则。学生通过学习伦理理论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培养诚信和公正的道德品质。
2.学生参与伦理讨论与决策案例分析
学生参与伦理讨论与决策案例分析,有助于培养他们在面对现实财务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伦理决策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将更加注重在财务大数据分析中的道德层面,塑造良好的职业操守。
通过以上的思政元素融入,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具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这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财务问题,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在财务大数据分析领域,学生将不仅仅是技术专业人才,更是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实施与效果评估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及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组织实践项目,才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在课程设计中,教学内容应该涵盖财务学、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财务大数据分析。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模块讲解财务指标的提取与分析,同时引入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
2.实践项目的安排与管理
实践项目是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与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的机会。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应合理安排项目任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确保学生在项目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学生学习反馈与评价
1.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感知与认可
通过定期的学生反馈调查,收集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感知与认可。可以设计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其在学科中的应用看法。学生的反馈将成为课程改进的重要依据。
2.学生成绩与实际能力的提升
除了定性的学生反馈外,还需要通过定量的评估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实际能力的提升情况。可以比较学生在课程前后的成绩变化,同时通过考察其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实际能力的提升。这些数据将为课程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支持。
(三)教师的反思与改进
1.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中的经验总结
教师应及时总结在融入思政元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哪些方法更受学生欢迎,哪些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更好。这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入。
2.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与优化
教师应关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汲取其他教师的经验,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确保课程始终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建议,推动课程的不断优化和进步。
通过以上的实施与评估手段,可以全面了解课程效果,确保思政元素在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中的融入取得良好效果,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
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在建设中如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作为策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课程的跨学科和实践性要求使得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具体而有针对性。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经济、社会责任、科学观和道德规范等问题,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使其在财务大数据分析领域能够胜任各种挑战,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考核环节,引入学生的评估反馈与老师的反思,形成课程建设的优化闭环,实现课程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案例,引入最新的行业动态,以确保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始终保持前沿性和实践性。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项目的机会,促使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质量,更好地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具有全面素质的财务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柯海莲,吴春岩,刘青春等.植物遗传育种课程建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探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25(01):156-157.
[2] 肖花.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与建设路径——基于学科交叉视角[J].江苏高教,2024(01):79-85.
[3] 龙珠,陈祥伟,董波.工科数学实验教学体系融合思政的研究与探索[J/OL].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4[2024-01-21].
[4] 袁圣敏,吴键.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构建[J/OL].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12[2024-01-21].
[5] 元媛.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2):243-245.
[6] 王蕾,葛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基于数智化背景[J/OL].财会通讯,1-6[2024-01-21]
[7] 段金锁.会计职业道德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路径[J].财务与会计,2023,(19):84-85.
[8] 温素彬,温皓然,张兴亮等.兼听则明: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与方案设计[J].财会月刊,2023,44(01):81-86.
[9] 柳廷俊,叶邦银,李亚航.开展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3,(15):85.
[10] 孙静,李秀丽.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以《管理会计工具与应用》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23,(19):160-165.
[11] 温素彬,董必荣,张兴亮.“思政引领+科技赋能”的会计学专业智能化升级——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财会通讯,2022,(20):27-31+43.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内涵发展研究”(编号:21GYB73);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
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财务大数据分析”(编号:X-KCSZ2021256);湛江科技学院2022年第二批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数智化复合型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班”(编号:ZLGC-2022559)的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