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贤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德顺小学 743400

摘要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保障。当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学校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家庭劳动教育意识淡薄、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匮乏等困境。突破当前困境,应从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实施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城区中小区;劳动教育;困境;突破策略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劳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普通劳动者与先进模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质。

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使学生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

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在各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区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通过对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目的和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城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突破策略。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区中小学实际,笔者对当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梳理分析。总体来看,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虽然“五育并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特别是缺乏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规划。二是家庭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当前,部分家长认为劳动就是搞家务,对孩子的劳动教育问题不够重视。三是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城区中小学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四是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偏差。在一些学校,劳动教育只作为一门课或一个活动来对待,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有些学校则片面强调分数和升学率,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

、当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困境的突破策略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证。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初步具备职业意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学校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解决策略

从根本上讲,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当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所致。对此,一方面,学校应根据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各阶段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并定期更新、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要强化对教师进行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2.家庭劳动教育意识淡薄解决策略

首先,要转变家长的劳动观念,使其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家长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其次,要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方式,使其真正成为孩子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监督者。

3.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匮乏解决策略

一方面,要加强与当地社区、企业等单位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劳动教育提供有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4.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偏差解决策略

首先,要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劳动教育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德育和智育工作中的地位。其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培训、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学校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评价列入学生综合考核,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价,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工程。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全面厘清当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所处的困境,深究当前所处现状的原因,并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不断提升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洋洋.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李成.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0.

[3]余彦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与实践路径——基于教育政策历史演变的视角[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新时代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PL[2022]LDJY2144)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