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劳动教育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劳动教育
正文
引言: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的规律,理解生活的规则,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同时,劳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培养勤劳、自律的品质。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其中的融入,保证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生活化劳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幼儿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习劳动技能。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加强生活化劳动教育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生活化劳动教育将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幼儿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提高自我价值,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幼儿掌握劳动技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开发生活化的劳动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洗手帕、整理床铺、打扫教室等。同时,还可以结合节日、季节等元素,开展专题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如秋天时整理院子里的落叶,春节时帮助家长打扫卫生等。
比如,教师可以教幼儿如何洗手帕、整理床铺等,使幼儿在生活的自理过程中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在小班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要让幼儿参与到“我会自己洗手帕”活动中,教幼儿如何洗手帕,首先让幼儿看教师示范,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在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要节约用水、用肥皂搓手等注意事项。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洗手帕的技能,还养成了节约用水和合理使用肥皂的好习惯。
二、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劳动,体验劳动乐趣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劳动,体验劳动乐趣,是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幼儿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中班的劳动教育课程“我是班级小帮手”,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班级大扫除,让幼儿分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擦桌子、拖地、整理图书等。在劳动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鼓励幼儿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打扫卫生的技能,还体验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劳动的快乐。
三、加强互动合作,提高合作精神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加强互动合作,提高合作精神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互动合作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想法和决定。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和协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最后,要引导幼儿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和冲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大班的劳动教育课程“我们一起来做玩具”,教师组织幼儿分组制作玩具,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不同的任务,如,制作小汽车、制作娃娃家玩具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要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玩具的技能,还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劳动的快乐。
四、加强创新性劳动,培养创造力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加强创新性劳动,培养创造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创新性劳动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通过发挥创造力,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或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或实现新的价值。通过创新性劳动,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大班的劳动教育课程“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材料,并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进行适时的指导。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巩固了科学知识,还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并且充分感受到科学实验的趣味性。
五、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自理能力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鼓励与肯定学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任务和活动。通过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独立精神。此外,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持续的支持和鼓励。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也要鼓励他们形成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比如,小班的劳动教育课程“我会自己穿衣服”,教师教幼儿如何穿衣服,首先让幼儿看教师示范,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在穿衣服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要互相帮助并进行适时的指导,对于能够自己穿好衣服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还不能很好完成的幼儿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并逐步提高穿衣的能力。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穿衣服的技能,还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和成就感。
结束语:
综上,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作为生活原有的,生活中必须的教育,所以教育根本意义主要是生活改变。”“生活即教育”主要是把日常生活直接运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凸显出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劳动技巧,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熊燕璐.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劳动教育研究[J].智力,2023(26):184-187.
[2]陈蓉.践生活教育思想,护幼儿本真童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02):69-71.
[3]缪曹思涵.来源于生活,回归至生活,生活中实践——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J].格言(校园版),2021(16):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