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探讨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刘静波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

摘要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当中,新增学业质量标准,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明确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在改进教育评价中提出促进‘教学评一体’”。而这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提出,也为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通过以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目标,从而能够转变一直以来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学习评级体系;构建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秉承导向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依据教学评一体的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表现,以及达到体育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小学体育学科的育人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为参考。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一)导向性

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应当秉承着政策导向的原则,坚持以有关学校体育方面的政策文件为导向,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而能够在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当中,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改进教学实践,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二)操作性

    对于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其次应当秉承操作性原则,以评价体系的构建,服务于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和反馈调节。对此,在进行评价指标选取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保持一致,增强各项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从而才能在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过程中,以各项指标的逐级量化,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三)科学性

    对于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应当本着科学性原则,除了需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外,还需要以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反映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在进行评级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评价指标应简明扼要,既不可使层次过于简单,导致指标之间重叠;又不可使层次过于繁杂,避免出现评价效率过低的情况。对此,需要始终遵循科学性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促进体育学习评价过程化

新课标背景下,更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各项评价指标建立的参考依据,将教、学、评相结合,转变一直以来的结果性评价,转而发展为在结果性评价(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体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功能。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实施评价,又或是对学生体育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并非是一定要记入评价分值表,而是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体育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而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以教学评一体化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

比如在参加篮球比赛前,小学生进行赛前热身和拉伸活动,这是因为篮球运动其高强度的对抗和高速度的奔跑的特性,在运动前除了最基本的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和膝部运动外还需要较大动作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肌肉拉伸和快跑,而教师此时便可以在学生参与赛前热身的过程中,评价道“同学们的这种拉伸运动,不仅能够使身体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还能够有效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活动前热身和拉伸的积极意义,而这一学习评价,属于对健康知识和行为素养的传授,能够在评价的导向下,指标学生了解应该做什么?如何在?为什么做?从而能够以大评价的角度,更好地促进素养落地。

(二)保证体育评价形式合理化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学习评价还需要保持评价形式的合理化,不同于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逐层量化,针对于体育情感、体育品质、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素养内容,需要根据其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指标。对此,在进行素养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以专门的考核活动展开量化评价,在进行素养内容评价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主观观察决定,像一次健康行为累积一分,一次不协作行为扣除一分,通过对体育行为分值的量化跟踪,从而能够便于教师观察某一学生各方面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观察某素养方面是否有所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体育评价形式的合理化,确保从大评价视角展开多元化评价。

比如在进行“接力跑”运动项目训练过程中,针对于学生在接力跑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便可以以接力所传达出来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挑战精神,作为学生体育精神这一素养评价的指标,以学生在接力跑过程中所表现的协作行为为量化积分的内容,像学生能够高度协作队员完成接力跑,积一分,如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未能保持良好的协作,扣除一分。与此同时,观察学生在接力跑前的健康行为,像接力跑前的热身运动、拉伸运动等,学生在全面了解健康行为,能够做好运动前热身的情况下,累积一分,未能全方位进行健康行为,扣除一分,从而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更好地将素养评价文字化,能够根据最终累积得分,了解学生是否在某一素养方面有所进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助力学生体育素养形成,将素养落地。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以大评价角度,将教、学、评相结合,以体育素养的培养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量化指标,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职能,以系统化、过程化、科学化、导向性、合理化的评价,在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全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以评价助力小学生实现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变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更好地教学评一体化,发挥体育教育职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