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韩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摘要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韩文化价值观;文化适应
正文
关键词: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述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给出的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的交际双方是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中韩两国的跨文化交际来看,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分别是: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虽然这两种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但是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曾经都受到过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发展等因素的不同,中韩两国的当代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但是由于中韩两国频繁的往来,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因为两国的文化又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自然有着不同于彼此的迥异之处。比如中国对“熊孩子”的解释是不听话、娇生惯养、脾气很坏的孩子,但韩国对“熊孩子”的解释却是熊的传人,这一点在韩国儿歌《三只小熊》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主要因为在韩国文化中他们将自己视为熊的传人,熊是他们的精神图腾,就像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类似,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属于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中韩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尺度理论是价值观研究领域的经典范式。20世纪70年代末,霍夫斯泰德对美国跨国公司的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万个员工进行了价值观的调查问卷分析。80年代初,他所著的《文化的影响》一书的出版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在此基础上,霍夫斯泰德归纳总结出区别不同价值观模式的四个方面,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不确定性的回避。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常被看作是区别不同文化价值观模式最重要的文化尺
度,也是衡量个人与集体关系远近的重要文化尺度。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下,人们追求独立、与众不同。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国家,人们追求个性展示和自我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则认为个人属于集体,强调集体归属感和团体意识,以及集体对个人的支持和保护。
中国和韩国文化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尺度,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特点的国家,人们更注重家庭纽带的维持,把一个家庭看作一个小集体,强调家庭成员的互相依赖。同时,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关系观念”也反映出维系人际关系、照顾他人,保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韩国人强烈的集体意识从他们的语言习惯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最典型的就是韩国人经常说的“우리”(我们)一词,如,“우리집”(我们家),“우리학교”(我们学校),“우리나라”(我们国家)等。无论受众是谁,韩国人在交谈时,往往说“我们家”而不是“我家”,说“我们学校”而不是“我校”,并且说到自己的母亲时,也是“우리어머니”(我们的妈妈)而不是“我的妈妈”。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在于强调以个人为重还是以集体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更重视哪一方。由此看来,中韩两国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对权力距离的态度
对权力距离的态度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对社会权力不平等状况的接受程度如何。每种文化都存在权力不平等的现象,而不同文化下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接受程度和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有相对严格的等级制度。地位低的人对于这种等级差异持可接受态度,认为权力不平等是社会的基本事实。反过来,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人们更追求等级平等,虽然仍有权力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但这种不平等被尽量淡化。
对于中国和韩国,两国文化价值观中都具有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特点。在中
国,等级制度是古代封建社会维持社会秩序、进行统治的重要保证。这种贵贱、
上下等级明确的制度早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定式。古代服饰的“十二章纹”也
是等级制度下产生的典型文化产物。当今中国社会虽已不再是封建等级制度为主,
但等级尊卑观念仍深入到人们思想观念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社会的等级
意识则更加明显,不仅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时时处处使用敬语,甚至学校里
对学长学姐也要使用敬语。通常在韩国学校,低年级的学生见到高年级的学生都
要鞠躬,打招呼使用敬语,可见其尊敬程度。另外,韩国语言系统中有严格的敬语语法,不仅词汇中有许多尊敬词、自谦词、中性词等,而且语法上更为复杂,仅终结词尾就达六种之多,包括尊敬阶、准敬阶、平等阶、准平阶、基本阶和不定阶,以此来表达对听话者的尊卑、亲疏远近。
(三)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
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这一文化尺度主要是衡量在社会中男性特征占优势还是女性特征占优势。男性特征占优势的文化中,人们崇尚决断、雄心、竞争和挑战等特质,男性文化社会大多是“男尊女卑”,家庭中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而在女性特征占优势的文化中,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活动,担任高级职位比例较高。
中国社会至今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家庭主妇不断增多,
职场上就业、升职等方面仍存在男性文化的特点。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文化,
也同样保留了较多男性文化特征的思想。在家庭中,女性应当服从并服务于男性,
而在社会公共领域,男性掌握着各领域的权力,拥有话语权,女性在社会生活中
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不确定性的回避
不确定性的回避是指一种文化里,人们面对危险、陌生、不可预测等类似情
况的容忍或紧张程度。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文化对于不可预测或陌生的情况容
易感到焦虑或紧张,因此更依赖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集体的
规范性和统一性。而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待不可预测的情况则更加容易接受,人们不喜欢受规章制度的制约,处事更灵活,更喜欢自由,也愿意承担风险。
中国文化也呈现出一定的回避程度高的现象,如今人们更倾向于从事稳定的
工作,愿意维持现状。而韩国,相对于中国而言,受到美国文化影响,更愿意打
破常规,追求创新。根据了解发现,韩国公立学校的教师每五年就要换到其他学
校任教,这样频繁的调换也是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的体现。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尺度理论模式是价值观研究领域内的经典范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尺度是其理论模式的核心内容,被广泛应用到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中。同时,以此价值观理论框架为基础,对进一步比较中韩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切入点和更为全面的对比标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阐释着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由于频繁的往来,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虽然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两国的文化又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自然有着不同于彼此的迥异之处。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之处,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适应异国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