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的中职学校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安全教育;三全育人
正文
基金:无锡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XH2023397);2023年江阴市专项课题《基于“三全育人”的中职学校安全教育改进措施研究》
多年以来,学校的安全教育一直处于工作密集而实效难以提高的状态。传统的教育方式给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难以很好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尝试在安全教育创新方式、转变理念、转换角色等方面,找到相应的教育策略,促进安全教育质量的提高。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安全教育育人主体局限、育人过程不连贯、育人措施实施不到位等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利用“三全育人”理念提出相应的安全教育策略,策略紧紧围绕理念的核心,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构建高效的全员育人团队
“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员育人旨在发动可以发动的一切力量参与育人,对于学校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党委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从大局上把握和统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强化班主任的骨干作用,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渗透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实效;重视并多样化发展安全教育的课堂讲授工作;巩固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渗透;发挥学生安全教育学习的自主性、自发性。
1.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党委在学校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规划部署。能否形成全员育人格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是否发挥了它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即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制度建设。这样,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够稳定、有序地进行,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保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学校领导的培训,应重点提高其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能力和制度制订的能力。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应该加强其对专业课程当中安全教育元素的发掘意识和能力,使其在授课当中可以准确地把握安全教育知识的渗透方向。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应当着重加强其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同时辅助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其能在更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好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后勤服务人员来说,要强化其自身工作领域的安全责任意识。
2.提高各部门的组织协调效率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全员育人”要求各个部门在开展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相互之间能够积极配合,最大限度组织、参与相关活动,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建立立体的安全教育人员网络。即各司其职,又相互团结。这就要求大家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和站位,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更新育人观念,把握育人规律,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的观念的变化。
3.重视班主任的骨干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学生工作最重要的力量,承担着一线的学生管理任务,与学生距离最近,最能够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最为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最为迅速。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改善过于严厉约束和死板说教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要注重自我提升和自主学习,了解最新的班级管理教育方法和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教育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比如利用抖音、快手平台制作短视频等,不厌其烦地站在学生角度做学生工作,以最亲和的态度与学生沟通,用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班级活动,不知不觉地将安全知识渗透给学生。
4.发挥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
安全教育课程教师是安全教育知识最直接的讲授者,安全教育课堂也是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知识最为系统的场所。但是以往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一方面,安全教育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准备时间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的安全知识网络资源,将生硬的安全知识通过梳理组织成有条理、学生易于接受的体系化安全教育素材。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就安全问题开展话题讨论、组织辩论活动、拍摄安全教育小视频,以为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
5.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方面,学校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组织开展时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和组织活动,并引导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思和改进。其中,学生社团是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对于15-18岁的青少年学生,正是寻求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证明自我价值的时期,可以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自行规划活动形式、组织活动内容。学生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同时,由于活动的组织方主要是学生,就减少了普通同学与活动之间的距离感,可以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使接受教育的学生层面不断扩大,指导教师只需要做好方向把控即可。只有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得到强化,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获得其终身受益的学习和办事能力。
二、推进规划全面、重点突出的全程覆盖的安全教育
“三全育人”理念的全程育人是就教育时间维度而言的,在安全教育问题中要求安全教育要覆盖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同时针对各阶段的不同情况做不同的、有针对性地重点教育。
1.明确教育时间,形成全程覆盖的安全教育
学期初是学校生活的开端,尤其是入学,安全教育做得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定时期内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以在学期初设置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增强约束意识,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学期间的安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住宿制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分成很多时间段,安全教育要尽量覆盖每一段时间。学期末和假期要配合做安全教育,学期末放假前,学校要针对假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假期期间要适时地提醒和补充。假期结束要及时地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安全教育应该是连贯的、不间断的,假期也不例外,如果不重视假期的安全教育工作,其结果必然漏洞百出。毕业前教育学生警惕各类陷阱骗局、维护良好人际关系、机智应对突发状况、明确各类生产隐患等。
2.明确关键时期,形成重点突出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广泛,实施起来不能过于分散,必须在不同时期把握不同的重点,才能保证安全教育既有序全面,又重点突出。中职学校三年学制,学生在每一年的生理、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依据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安全教育。
高一阶段,学生大多处于15-16岁,已经脱离了思维幼稚的人生阶段,对自己有了更多认知和自信,但是仍然缺乏系统和科学的心理发育过程。在认识事物上存在“眼高手低”和“盲目自信”的情况,所以要从距离他们最近的、常见的安全问题入手,让他们能够放低姿态重新认识“安全”的含义,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意识是当务之急。
高二阶段,此时的学生处于发展过渡时期,其思维更加活跃,对内表现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外表现为关注问题的视角逐步扩大。越来越注重内心的感受,安全教育要注意为其做好心理方面的疏通;而视角的扩大意味着很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其了解和思考范围,所以安全教育应该以多样化的主题出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同时,学生的学业基本都进入了专业课理论学习和实操实习的阶段。作为中职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正确、安全、熟练地操作专业设备是其本阶段重要的专业学习任务,也是安全学习任务。所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的安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高三阶段,学生的心理进一步成熟,有的学生即将融入社会,并迎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由于缺乏对社会潜在隐患的充分认识,因为社会的复杂程度往往超出他们认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共初入社会的懵懂无知,进行花样繁多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诈骗活动。如果他们稍微有一些贪念,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和安全防范知识就非常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在学生踏入社会前,学校及时对他们进行与社会问题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任务。
三、多场合多角度展开,全方位实现安全教育
“三全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是在确定好育人主体、把握好育人时间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场合利用多样的方法使育人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这既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基本要求。
1.重视课堂安全教育,强化课堂教育机制
首先,安全教育课堂是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的主要渠道,是安全教育知识传播的主阵地,它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安全课程的教育,是提高安全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实施的手段之一是编写优质的安全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改革安全教育方法。
除了安全教育课程,一般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及时补充安全知识。想要其更好地实施,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督促和监管。实施“1530安全教育”制度,即每天放学前设立1分钟、每周放学回家前设立5分钟、每个假期前设立30分钟的安全教育时间。安排专门教师,在每一个相应时间段进行巡视督查,并通报结果,对执行到位与不到位的教师分别进行表彰与批评。每学期评选出一名“安全教育之星”,予以表彰。通过这样的表率和引领,课堂安全教育这个教育途径的实施自然会不断完善。
2.深化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
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组织,是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活动策划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深入发掘活动价值。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方式要寻求多变,将动态的活动组织与静态的知识展示结合起来,提高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交通安全日、国际禁毒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的节日,利用手抄报、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话剧、安全教育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打造学校特有的安全教育品牌,形成系统性、规律性的安全教育活动模式,加强安全教育效果,形成独特的安全教育氛围。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建设,打造安全教育宣传专区。定时配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在安全专区中展示安全教育知识,使活动的开展与环境的熏陶无缝连接。安装无死角的监控系统,促进校园内矛盾事件的预防和解决;加强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建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与消防部门进行网络连接,在产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首先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处置火灾,同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消防部门,以求达到最快的灭火效果;在宿舍安装电子门禁系统,保障学生在宿舍的财务和人身安全。
4.促进家庭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补充
对于家庭自身来说,由于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家庭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家长应加强学习、以身作则,以正确的安全观念引导孩子,以重视安全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同时,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变传统“一言堂”大家长式的家教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关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家庭中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所成效。
笔者所在学校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中职学校安全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策略。通过构建高效育人团队实现全员育人,通过推进规划全面、重点突出的安全教育实现全程育人,通过实现安全教育多角度展开实现全方位育人,有效提高了中职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利民.关于搭建“三位一体”中职安全教育网络的探讨[J].职教通讯,2013(17):59-61.
[2]覃英.关于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474+480.
[3]邱雁.中职校安全教育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3):31-32
作者简介:吴建洪(1974-),男,江苏江阴人,江阴中专周庄校区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安全教育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