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职;数控专业;融合
正文
引言
在当今社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职)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职教育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承担着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数控专业作为一门集高技术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专业,其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仅仅依赖专业技能的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中职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的关键。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理解框架,而实践技能则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种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控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为重要。数控(数字控制)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要求学生不仅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如何在数控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1.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结合数控专业的理论知识,穿插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在讲授制图尺寸标注时,可以引入工匠精神的相关讨论,强调诚信和责任感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使用与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相关的实际案例。例如,探讨在制图几何公差标注时结合质量控制,强调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对质量的追求。
3.实践项目:设计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技术任务的同时,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某个数控编程项目中,引导学生思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4.师生互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所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发展,如何在工作中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后进行反思,如何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并结合思政元素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上述方法,数控专业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认识,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创新
(一)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教育
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创新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执教者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引入新的元素,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学习相辅相成。教师在制定课程大纲时,明确将思政教育的元素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例如,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增加关于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工业自动化对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本专业背后更深层次价值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单元,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例如,可以设立“绿色制造”主题,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数控加工中实现节能降耗,同时引入与环保相关的思政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引入跨学科内容,例如经济学、社会学原理,以此丰富数控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法:以真实的工业案例为基础,分析其中的技术难题和社会影响。例如,讨论某一知名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责任。
2.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真实或模拟的项目,让他们在完成技术任务的同时,考虑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设计某个数控加工项目时,要求学生考虑其产品的社会需求、环境友好性和经济可行性。
3.角色扮演与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工程师、企业家、环保人士等,从而理解不同角度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和渴望。
4.互动讨论与反思: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特定主题提出见解,比如如何平衡技术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讨论与反思,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数控专业的课程不仅能提供技术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伦理观念和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
(一)教师培训与发展
在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思政教育理念。因此,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定期的教师培训和工作坊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培训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以及行业动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例如,培训中可以专门设立关于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数控专业教学的模块,让教师掌握将抽象的思政理念与具体的技术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教学、案例研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自身的教学技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教学场景时,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
(二)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实践
教师的思政教育实践是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思政教育。以下是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实践的几个方面:
1. 参与学生社团的指导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平台。专业课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通过与学生社团的互动,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接触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3. 开展思政教育主题活动
专业课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等。通过此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价值观念等,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专业课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困惑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
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加强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将有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良好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曹帅.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J].新教育,2023(19):48-49.
[2]林鹤.高职院校思政建设要点解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03):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