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任学红

湖北省恩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4450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有效实施此模式的教学策略,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等,希望为相关研究带来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迁,传统的教师主导、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所接受和实践。然而,如何有效地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问题,仍然是教育者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这种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三是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探究式教学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四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以问题和情境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五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小学数学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和任务

探究性问题和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和任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这样的问题和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和抵触心理。为了满足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经验和前知识,选择或设计适合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和任务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这样的问题和任务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互相交流和讨论。最后,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和任务需要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这样的问题和任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例如,在教授小学生“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请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小花园,要求花园的面积为10平方米,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花园的形状(例如,矩形、圆形等),并计算出花园的长、宽、直径等尺寸[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际应用“面积”这一概念,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同时,这个任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从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此,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还要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被尊重和接纳。接下来,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合作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最后,教师需要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支持。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反馈,以帮助学生改进工作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一起探究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共享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感受,从而深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理解。这种合作探究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有效运用教学资源和工具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这些资源和工具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源、实物模型、教学软件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资源和工具。其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使用教科书,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扩展,使用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教学。最后,教师需要定期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和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教学资源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师应时刻关注这些变化,及时更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2]。举例来说,当教授“角度”的概念时,教师需要利用教科书介绍角度的基本知识,然后利用网络资源展示各种实际生活中的角度例子,再使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亲手测量和比较不同的角度,最后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角度的练习和测试。这样一来,教学内容就变得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激发出来,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角度的概念。

结语: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然而,探究式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由探究”,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有效地引导和反馈。教师在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雄昌.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9):108-110.

[2] 张茜.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04):115-117.


...


阅读全文